然后,推开一扇门道:“这是我的屋子,你进来坐吧!”
“师姐”,看着眼前这个如此陌生的昔日同门,元月再次原主附身,不禁喉头哽咽道,“你,你没有找到家人,或是嫁人吗?”
闻言,李端端轻蔑一笑道:“家人?我尚在襁褓里时,便被他们丢弃了,何必再去寻他们?再说,上哪里去寻?”
说罢,用手指着一张胡凳让元月坐下。
自己则坐在了妆镜前,一边重新理妆,一边漫不经心的娓娓说着。
“嫁人?哼!我身上半文钱都没有,贿赂不了那些当差办事的。他们又哪里肯给我安排一个好姻缘?
倒是他们见我长得还算不错,有几分姿色,便将我卖给了这善和坊。
不过——
即便他们没有将我卖进这烟花柳巷,恐怕我自己早晚也会到这地方来的。
我一个小女娘,举目无亲、身无长技,不入娼门卖笑又能以何为生?
嗯!其实,在这里也没什么不好的。
你看看我这屋子里,哪样不是最好的?
就算当初嫁了人,又能嫁个什么样的?
不过都是些莽夫粗汉,市井小民而已。
既要操心吃喝,还要为他生儿育女,倘使脾气暴躁的,还三天两头的挨他拳脚。
罢了,此生我是做不了那些市井小民家里的贤妻良母了。
现在的日子,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穿不完的绫罗绸缎,有什么不好的呢?
我早就想好了,趁着年轻多挣些、多攒些。
等到年老色衰时,就在这扬州城里买个小院子,颐养天年。”
言笑宴宴,云淡风轻的样子,不知道她是完全麻木了,还是真得非常认可自己的职业,并引以为荣。
元月见此,如梗在喉。
这是她真实的想法吗?她千真万确是这样认为,这样打算的吗?那么师姐不仅身坠风尘,连心也跟着彻底堕落了。
她不会以为我会轻视她,才故意作出一付甘之如饴的样子吧?
哎!真是相逢不如相念啊!
此时此刻,元月真心希望这只是一场梦。师姐仍是从前的那个静白,哪怕还是对自己不假词色也没关系。
人心,怎么这么容易就生变呢?
长生如此。
师姐亦如此。
如果师父知道,不知她老人家会作何感想,又会如何?这么多年的佛门清修算是白费了。
室内甜香腻人,元月有些坐不住,便想起身告辞。
这时,恰好一个绿衣小婢,奉茶进来。
待她放下茶盘,李端端朝她挥挥手,示意退下。
然后,她起身为元月斟上了一杯,莺声燕语的说道:
“刚刚推开窗子,却不想一眼便瞧见了你。不过,我也是认了好一会,才将你认出。师妹,你怎么了?怎么还在扬州?”
“不在扬州,那我该在哪儿?”元月双手接过茶盏,随口反问道。
她答得无意,然李端端却顿时噤了声,心中暗道:怎么,她还没有记起从前的事?难道,真得就此失忆了?
师父不是说,那药一旦停了,就会失去对她的控制,就会渐渐忆起从前的吗?
还是,当初药下得太重,彻底无救了?
想起师父的心狠手辣,李端端心惊肉跳。
再开口,心中便有了戒备,生怕说漏了嘴。
然,元月也只是一时疏忽,大意了师姐这话里有话的话。
转念便明白过来。
当日师姐将木簪还给自己时曾说过“这是你进寺时,随身带着的物品”,显然自己初进兰若寺的情形,她是知道的。
那么,自已的身世来历她会知情吗?
“师姐,你是不是知道我家在哪里?”元月放下茶盏,隔着茶几握住李端端的手,激动的问道。
李端端却抽回手,看了她一眼,反问道:“你自己不知道?”
元月怅然的摇了摇头。
“你都不知道?我又哪能知道?”李端端嘴角微挑,露出一抹讥笑。
“可我初进兰若寺的情形,师姐是知道的啊?”元月不死心的追问。
李端端抿了一口茶,缓缓道:“哎!时间这么久了,哪还记得那些?”
“当真一点也不记得了吗?”
“记倒是记得一点,却也不是全记着。”
“那我是怎么进得兰若寺?是我的家人将我送过去的,还是师父在道上捡回去的?”
“嗯!好像是师父带回来的。”
李端端装作竭力回忆一番之后,才想起那么一点似的,斟酌着开了口。
“哎!我只记得你那天穿了一身银红衫裙,头上簪了支木簪,像一个雪娃娃似的白净可爱!
嗯!现在长大了,也挺好看的,就是没有收拾好。
&nb
第65章 沦落风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