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照去大哥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去了庄稼地里,埋头干一天活;就这样到了八月中旬,忙忙碌碌的秋收总算完了。算下来,一年的收成大概是一亩地约四百斤小麦,比起隔壁刘长善家的六、七百斤,产量差多了。林玉松也开始琢磨着下一年要不要买尿素和磷肥。虽说种了大半辈子的庄稼,什么样的地里施多少牛羊粪,对庄稼的习性自然很是清楚;但是看着别人家上了化肥,虽说花了钱,但收成高,最后抵下来还是划算的。林玉松不得不暗自感叹:社会变了,新出来的东西也不能不信了!就像手扶拖拉机,这铁疙瘩加了油就能一直跑,这比好几头牛都强啊,而且又能省了多少人的力气,又快。包产到户也好几年了,也慢慢有了一些家产,那块上海机械表,真别说时间走得真准。还有那个飞鸽牌自行车,买了也有几年了,平日里不让几个小子碰,就自己骑一骑,现在还是新的一样。村子里有几家已经买了手扶拖拉机了,得亏今年收成不错,刘长善那边不但没赔,他还给倒赔了两千块——四小子要是不惹事,还是很机灵的。我是不是也该买个拖拉机呢?
林青照左等右盼,庄稼终于收完了。留下口粮,还有一大半粮食也被他介绍过来的张成寿买了。卖的时候还是好价格,林玉松自是很高兴,加上张老板的夸赞,他终于同意了林青照出去当长工。
就这样,林青照如愿以偿地脱离了林家新庄子,奔向了乡上。张成寿一车一车地收着麦子,再压在仓里,等着市场价格的变化,再倒手卖出;林青照则跟着张老板坐在汽车里,从这个村子到那个村子,从乡镇到县城,忙得时候使着他健硕的臂膀,卖着他使不尽的力气;闲的时候花着张老板发的工资,结交着各种各样的兄弟和老板,他觉得自由极了,快活极了,不知不觉,已经两年的潇洒时光过去了。
这两年中,春种秋收的时候,林青照就带着几百块钱回到家里,帮着家里人干活。老爹这两年也在地里上了化肥,庄稼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去年的时候,老爹还买了手扶拖拉机,嘟嘟地在村子里开来开去!今年9月,青苗也考上初中,要来乡上念书了,看样子老爹要打算一直供她读下去了。大哥的女儿也快两岁了,白白胖胖的。明年正月,老二也要娶媳妇了,最近一直往未来的老丈人家跑,看上去很是开心。唯一不好的就是青高,时不时会有“轰地”几秒的头痛,看样子上次受伤未好,以后必须得去县医院查一查。听说去年新来一个县委书记,政策执行得严,管干部管得细,刘长善和刘长乐,似乎也没再找什么麻烦。1988,这是一个多么吉利的数字,一切都看上去发展得越来越好!
河西走廊十一月的天,冷气肃杀,寒风彻骨,白杨光秃,草木凋零。又是一个破晓时分,昨天的一场雨使得这个清晨霎时间冷下去好几个层级,空气是要冻住了一般。这一天,张成寿要运几车麦子去县城赵先见那里交货,一大早三个装卸工人都聚在了一起,预备装车。只是大家都围在仓库前面的角落里,哈着热气,跺着脚,谁也不动弹。
“站着干嘛,还不干活?”张成寿一边走一边嚷着。
“张老板,汽车冻住了,发动不了了。”一个工人指着不远处的一
第8章 殚精竭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