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章 官、民、罗马人[1/2页]

风吹陇上 择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从哪里知道这些的呢?我怎么丝毫都没听过。”尚向前满心惊讶。
      “叫你平时别老看书本,看看报纸啥的。现在国家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这么快,不关注国家大事,不看报纸你咋知道发生了啥事呢?”赵洁依旧是调侃之语。
      林青照也急切地想知道:“快说吧,赵洁,别卖关子了!”
      “好好,既然李清照李大词人有令,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赵洁时时藏不住她的活泼,“这些事,我之前也听老爹他们说过,都是老一辈的传闻。去年9月的时候,听电视里说有外国学者在甘肃发现了罗马军队残留的痕迹。12月的时候,《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文章,比较轰动,我爸知道我对历史感兴趣,就拿给我看,文章叫《永昌有座西汉安置罗马战俘城》,说西汉的骊?城正是当年安置罗马人的地方,这骊?正是在我们荣昌县里。文章还说这发现不仅是解开了历史之谜,更是能促进我国的外交发展。要说我们的县长,嗯……不管是县委书记还是县长了,反应还真是快,这么快就在西大街把石头人立起来了。李大词人说得倒是没错,听说这石头人就是为这‘骊?文化而修的!”
      赵洁一番话说得眉飞色舞,声情并茂,听得二人又惊又喜。对这骊?背后的故事,他们更是觉得神秘莫测,似乎有一个遥远苍茫、黑暗深邃的隧道延伸到了他们面前,伸出一只大手,要抓着他们进去,一探究竟。
      “早就听说西大街最近修了石头人,我还没去看过,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尚向前提议。
      赵洁和林青照异口同声:“好!”
      三人很快便到了石像前。转到正面,三座石人立于一扁形六边台上,皆有三米多高。中间一人圆脸大耳,下巴胡须垂于交领之间,一身冕服,右手端起于腹部大带前,左手背袂身后,蔽膝下垂,长裙堆于赤舄之上,看此穿着,想必是汉时官员。左侧妇人戴一头巾,颔首低眉,双手叠于腹前,上衣圆领短袖,亦是长裙触地,体态微胖,看上去姿态恭敬谦卑;她右侧站一山羊,羊角蜷曲,伸头远望,由此推想,此妇人应是本地务农的妇女。右侧一人身着铠甲,短衣短裙,厚底战靴,左手也轻扶于胸前,右掌下垂,掌下的石柱仿佛是一背篓,硕大的麦穗涌到背篓之外,看上去是寓意铸剑为犁,务农丰收之意。此人鼻梁高挺,眼睛深凹,一头卷圈的头发从前额批到后颈,观此面貌,必是罗马人无疑了。三个石人,官、民、外邦人,大约是表现和睦友好,丰收兴旺之意。汉朝官员身后,立一座石碑,造型如“照壁”,其上刻文如下:
      公元前五十三年,罗马执政官克拉苏集七个军团之兵力入侵安息(今伊朗一带),在卡尔来遭围歼。克拉苏长子普布利乌斯率第一军团突围,越安息东界,流徙西域,经多年辗转,于公元前三十六年前后,相继从大月氏匈奴归降西汉王朝,被安置于今永昌县者来寨。汉称罗马为骊?,故设骊?县

第18章 官、民、罗马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