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07章 二战大脑袋,T3485[1/2页]

浴血国门之无名碑 花是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告别眼眸里闪烁着无尽希望的新兵战士。
      这再往前而去。
      靠在舱门口的李长明便拿起了地图细细比量。
      他思考再三,便大声喊道:
      “各车注意,各车注意!”
      “现在就要进入45号地区。”
      “注意防空,注意防空!”
      高声呼喊下。
      is2重坦上的排长张勇也是下意识探头望向天际。
      他拍着舱门大声呼喊:
      “注意防空!”
      那么问题来了。
      战争之初,坦克是如何通信通讯的?
      在一战期间,坦克间的沟通主要依赖旗语。
      红旗绿旗,以及特定灯光等进行通讯。
      远程通讯呢,还依赖鸽子。
      所以在早期,就有坦克里面养鸽子这么一件离谱而又寻常的事了。
      可是后来。
      某人发现,鸽子要在白天放出去才有用。
      怎么办?
      这就诞生了第一次的坦克无线电发射试验。
      但是电子技术水平有限,优秀的通讯兵又需要长期的严格训练。
      所以坦克的通讯发展有限。
      比如...
      苏连无法生产出数量和质量都满足坦克作战需要的无线电台。
      苏军的坦克电台的普及率非常低,火控电子系统也非常差。
      你不能说早期的t34的无线电装置很差,因为早期t34压根就没有无线电装置。
      缺少无线电装置的t34编队的作战方法非常呆板,只能依照指挥坦克的旗语而行动,灵活性极差。
      由于缺少无线电通讯,t37编队集群作战整体实力低下。
      反倒是一些t34小队常有较出色发挥。
      这可以理解成:
      t34单兵作战像是一条狼,但是t34联合集群作战如同一群哈士奇。
      到后来,t3485升级诞生,无线电系统才被提上日程。
      但是...
      苏连援助华夏的t3485基本都是落后款,电子通讯设备可想而知。
      这般,李

第407章 二战大脑袋,T3485[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