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结构,正好可以利用这一次的机会,培养一下人材。可以这么说吧,不管这些人要不要跳出来,下一步张睿要做的,就是在下层推出民主这种东西。至于这一次撞到枪口上的人,正好给了张睿一个甩锅的机会,正好像特斯拉一样,真是一品好品质的锅。以后要是闹起来,绝对不会怪到张睿的身上,要怪就只能怪这些闹的人,是他们开的口子。
这些省长是难受了,但是倒下那些人,却是高兴得要死了。这么好的结构,这绝对可以弄出很多大事,比如说限制某些人的权力,比如停掉一些警备师的供给。一些掌控在某些人的部队,完全可以借着这一次的机会,将他们给弄下去。
黄埔也是有这么多年了,忠心于黄埔的人,也是不少的,但在某些人的做法里面,这些人却是被压制了。而这一次情报部派下去的工作组,正好可以形成第三方,与原本的势力对抗,给这些人机会,让他们出手,消除一些不稳定的因素。
如果有人反对,那就举手投票吧,少数的服从多数。
至于拿钱收买,想想情报部门盯着那么紧,估计收到的这些钱,还不够买一条命吧。
想要躲过情报部门的眼晴,以现在这些不怎么懂无眼电技术官员来说,真的是非常的有难度呀。虽然情报部门不是以后的锦衣卫,也不是什么东厂西厂,但是他们有电台,有随时可以支援的部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行动部队,可是随时支援任务一个地区。而且飞艇在天上飞,大不了临时从总部调一支特勤过来。就算私兵很多,那也要看看能不能干得过特勤队,能打得过再说吧。
说真的,还真有人不信特勤的战斗力,以为还跟满清一样,都是嘴上说说而已。结果呢,还没有等那些私兵反应过来,他们的老大就被解决了,一颗人头飞落在大院里面,什么私兵,全部给我去劳改。
说到满清的事情,那就再说说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在上一次北进之后,可是把满清的那一票人给吓得不轻,不过光绪倒是没有吓,反而在成锋的努力之下,终于是把头上的两座大山给掀飞了。在黄埔停止攻击北京之后,光绪倒也是紧张过一些时间,不过随后黄埔止步黄酒,占领天津之后,就不再进攻,这倒是让光绪有些不解了。
不过不解归不解,这能不灭,光绪的心情倒是不错。说起这光绪呢,年纪不大,但心思却也是不少的。在知道李鸿章与翁同?都不可靠之后,虽然光绪没得选,但他还是为自己打算吧。
想要守住大清的江山,那么就要有足够的武器,还有足够的兵力。而那些还在坚持着大清的某些人,自然也是想着这是一个机会,所以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在黄埔北进计划,与南下计划的后半程,光绪居然还是拉起了近二十万的兵力。
如果只看数量的话,这个数据已经非常的不错了,毕竟黄埔的主战兵力,也不过这个数量而已。但如果看质量的话,那一堆又一堆的大刀长枪,这又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这是加持了魔法的冷兵器。当然是不可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清没有钱了。
如果说一万人部队,光绪还可以全部步枪,可如果是二十万人的部队,就是配发这些大刀长枪,都已经是翻了老底。而且很多的铁料,还是从黄埔低价进口的。你问为什么会卖铁料给满清,有钱不赚是王八蛋,就算满清想买火枪了,一批来自日本的单发步枪,黄埔表示还有很多,随时可以从日本启运。
在完成了主要武器的配发后,光线觉得还缺少了一点什么,特别是看到大清军队那穿得跟起乞丐似乎的。在对比黄埔的军装,先不说种类,就是一人一年两套的正装,作训装,作战装,就让光绪有些头疼了。虽然这些弄不懂怎么作用,也不知道拿来做什么,但给军队穿上一致的装备,这个到是非常的必要的。
还好在布料这一块,满清还是有一些底子的,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布料本来的价格就不高,所以满清的二十万部队,终于是穿上了正装。只是这个正装看起来,怎么跟黄埔的劳改犯差不多呢,听说是一从南方来的一人设计师设计的,一般人是看不懂的。
这下,正装有了,武器也有了,那么开练吧。说话没有错,毕竟是部队,所以标准的训练,还是要进行的。只是之前的军队,三日一训,甚至是五日一训,这都是常事。可是在新的训练操典,却是要求一日三训,这可是要了某些人的老命。最后考虑到晚上很多士兵看到,所以原本的一日三训,改成了一日两训。这个到是实施得没有多少问题,不过在一个月之后,问题来了。
一日三训没有问题,毕竟只是训练,也不会死人。不过粮食供应不上呀,原本三日一训的时候,只有出操的那一天,才会吃干的,其他的时候,几乎都是喝汤。别想差的,不是什么内汤,也不是什么青菜汤,而是连米都看不到的米汤。
这种吃的东西,人怎么可能受得了,呃,有个例外,但那只是例外,毕竟没有再出现一个,所以不能当做是典型。
因为没得吃,所以好多新兵营,都发生了不少的闹事。不过好在没有发生什么大事,然后粮食呢,也算是发了下去,但光绪手里的钱,那就更加的少了。在失去了粮食产地的华中,与东北之后,光绪手里的粮食,那就只能向外面购买了。
而亚洲卖粮最多的是哪里,当然是苏比克了,整个南洋的产出,几乎都集中在了这里。不过没有海岸线的痛苦,让光绪又付出了一大笔钱,才让粮食顺利通过了天津,进入了北京地区。
第763章 0766 皮一下,也是不错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