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9章 102 柳暗花不明[2/2页]

爱情有醉 不得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谁导致,谁之过?
      古华的第一本出版书,扬州海天图书公司老孙头给寄了2250元,这就是古华的回报!
      去死吧你!
      保姆说,一文都不给,你也没办法,还给了你两千多呢!
      那可不,只不过讨公道太费周张罢了。那得大动干戈。
      时代潮流很无奈,古华明知网络小说非他所玩,却总要去碰撞,但东不成西不就,他书读者多的较大网站,他却满足不了福利要求或不签约,福利可得的小站又无读者。弄得古华焦头烂额,心力疲惫,失去了任何信心。
      古华想作最坏的打算,自已苟延喘息,那怕一无所得,把作品先全文传到有读者的网站上保存起来。不然出个生命意外,作品就废了。
      今年也热到位了,清晨起床就觉得煽扇子并不多余。天大旱,河里还?]涨过一次水,虽然是季节河。
      中午,古华在想,朱女士好久没作声了,该不会来了吧?他怕她来,又没有干脆拒绝,似无必要,不期有敲门声,正是朱女士驾到!还提有杀死的老母鸡肉!阿弥佗佛,罪过罪过!朱女士笑道:“阿弥陀佛,杀得应该?”
      “依梅回来吗?”她问。
      “她现在连自已都驾驭不住了,还回来?”
      她虽然贤德,跑来不就是为了不时过个那瘾吗?他本无性趣,何况难动其情的老女人?但他心慈,只得服急性壮阳药,但无激情发泄,只是为了报达贤淑之点滴恩。他不愿欠任何人的。
      她真的是个贤淑的女人,早过四十五岁了。主动作饭、洗这洗那,比保姆自觉三倍。但古华还是发现了自已年轻时候的性情,朱女士就是地道的农妇素养,聊天内容就那生活碎?~,舍此无它,他很不习惯如此俗交,觉得太无聊太俗气。
      不行,合不来!我不能老来反被俗家缠住,古华决定。
      但朱女士说这边李子味道好,收它三百斤回去卖,这边零售一块钱一斤,回去那边可买四块钱一斤,古华表示支持,给了两张百元券,朱女士接了,之前两次古华没给钱。又不是我请你来的?
      古华需要照顾,但不需要婚姻枷锁,尤其老婆婆。但这时代的年轻花姑娘愿为他服务吗?
      古华偶尔见一出版互动网站,无意中发现北京一文化公司采编留言,声称看中了他的书,愿合作出版,并有公司网站。
      有网站的文化公司算是正规,但却无备案号。看看该公司所言的各类资质,确还如意。古华最起码的希望就是单书号正规出版,但这时代正如那采编所言,没有出版社不要钱给你出处女作了。公司与作者各包销一千册,可为作者代销,但作者可能血本无归,古华当然明白,所谓合作出版,无非看中了书稿,作者全包了两千册一应费用,出版商赚钱,作者至少首次白出血三万多元。可这对古华来说就伤了元气,他是个地道的穷教师,又身怀不幸。
      古华己经吃过一次无经验的亏了,觉得倒不如答应另一家北京文化公司,自销一千册,也可收回成本,但古华缺助手啊!谁能为他专业跑销书?女儿吗?亲友侄子们吗?
      不可能。
      要是依梅顺心,能成为他大愿的?~业助手,想像她跑各大城市销书,该多好哇!
      如果再拿出三万多元出书,古华再也伤不起。只能立足生活中去幻想,不能在幻想中去生活。就是破釜沉舟,除非退休进养老院,谁也不顾。如果你去了亲戚家渡余生,那就得给人家一笔钱。出了书就没钱给人家了。
      拼了吗?
      拿不准。
      就是你的书有再版的势头,出版方也可能把你的书说得一无是处而背着你私下再版,他古华又不便去调查监视,他已深有感触了,不再那么单纯。
      感叹之下,古华发一贴文于两论坛,也仅剩这两个阵地《中国文化习俗被严重西化》
      人们都明白,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优秀传统。但是近代中国的文化在外族暴力统治和帝国主义西方中心论的双重重压之下,被扭曲成了病态的文化。其影响至今未泯。但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前十年里在党内的外国代理人及其霸权干爹的重压之下,这种丧失民族自信与西化的趋势不但没有消失,甚至在某些领域愈演愈烈,形成一种传统文化中的渣滓与西方文化中的垃圾,也就是奴才文化与拜金主义互相结合而成的怪胎——新殖民文化。

第129章 102 柳暗花不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