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生怕错过了,自己没有看到。
是的,他们都认为这场比武是一场戏。在古代,是没有什么娱乐节目的。人们的生活真的是太单调了。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穿衣成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即便是三岁小孩,都知道,必须要穿衣服,不穿衣服会羞羞羞的。如果有人开玩笑去脱他的衣服,小孩子都会跟你急,更何况成年人呢?
即便是动不动就要砍头的古代封建社会里,即便是砍头的重罪,犯人也是穿衣服的。
那么多刑法重罪中,也只有一种不许犯人穿衣,那就是刮刑。刮刑那是古代最重的罪了,一般都是造反的首脑之类的人才会被判刮刑,一个朝代也很少会遇到。
被判刮刑,首先就是扒光人犯的全身衣服,让其受到围观百姓们的羞辱,然后才会受刑。由此可见,人穿衣服,可不光是为了御寒保暖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象国师、王子,太子、元帅之类的人物,在普通军卒的眼里,他们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平日里远远的看见,就要赶快的低下头,不敢与其对视的。
可现在,他们竟然可以正大光明的看到,平日里这样神一般存在的大人物们的光身子图像,这绝对是爆炸一样的新闻了。回到家里,对着家人,对着左邻右舍,街坊邻居,那都是可以吹嘘一整天的啦。他们能不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兴奋吗?
看到流沙河两岸,由于都想要看得更清楚一些,于是人挤人都想要往前凑,结果在前面的军士,都要被后面的挤到河水里去了。
这就可以看出两国军卒间的素养差距了。突厥军卒的北岸,由于知道是看戏不会打起来,这些军卒们,人挤人的挤在了一起,好多人的兵器都被挤掉了在地上。也有好多人被挤得被迫站在了河水里。
好在这河水不深啊!只不过,这万一是遇到突发情况,突然打起来的话,这样的情况,那绝对会是伤亡惨重的。
相反,看人家薛家军,虽然他们的眼神也是纷纷向这边观望着,但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子上站着,手上紧握着自己的兵器,脚下没一个人敢动一动地方!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阿史那真站在砂石滩上,看着这北、南两边军卒的截然不同的表现,自己这北边军卒们的表现太差劲了,气的他脸色都铁青了。
李制看到这场面当然很爽,他灵机一动,立即指着北岸,那乱遭遭的突厥阵营建议道:“阿史那真王子,咱们在这里比武,那些军卒们站在那里,乱遭遭的,不引响咱的心情吗?不如让他们全撤下去吧?怎么样?”
把军队调来,本来是害怕李治,万一不尊守信用,即便自己把杨莹还给了对方,对方却对自己不利怎么办?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才把军队调过来的。
可看看别人南边薛家军的情况,再看看北边自己这边的情况,由不得他不生气呀!
这些人干什么?干什么?都挤进水里了还在挤?
这简直都令人怀疑,他们到底是为保证自己安全的军士,还是只是来瞧热闹的百姓啊?
第261章 李制的建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