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2章 募捐[2/2页]

抗战之浴血大兵 秋一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事情万国宾答应下来后,李卫东就走了,回到马府,把事情经过详细和马占山说了一遍,并着重说了万国宾媳妇刘云这一段。
      马占山道:“李卫东曾告诉我,这刘云平日里也没少做善事,救济百姓,修妙语,开粥棚,助学子,样样不落,是个十足的大善人,在家中也是个模范妻子,就是不会生养,她以慈善的名义,组织了一个妇女帮助会,是个了不起的女士,嫁给万国宾这个孬种,有点可惜了。”
      天齐庙又名龙华寺,位於龙华路邮电局东北角上。系前黑龙江督军吴俊陛募款建筑,创建于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年),二月兴工,十月竣工。此庙主祀释迦牟尼佛,并祀东岳天齐十殿阎王。天齐庙,内有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五间,中殿三间,山门三间,钟楼、鼓楼各一座,角门四座,石碑二座,庙内有僧人十二名。
      第二天一大早,天齐庙,庙门左侧挂着一块长形木牌,上书:齐齐哈尔市民,抗战动员现场,今天是个上香的日子,刘云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今个儿,那些富太太们都会不请自来。
      院子里各类人员出出进进的,大多都是妇女,从衣服上划分,只有两类,一种是富太太,一种是穷人家的媳妇。
      大殿内。
      大殿当中,放着几张大条案。
      一些穷人家的媳妇,整理传单。
      刘云正在和几个富人家的太太在讲说着什么。
      不一会,那些富太太们,就拍着队,向那募捐的箱子投钱。
      庙外。
      院墙下。
      几个玩耍的孩子。
      孩子们一边骑着木棍子、相互追逐,一边唱着歌谣:“高粱红、苞米香,关东来了日本狼。日本狼发了狂,一天攻下沈阳城。辽宁吉林都沦亡,又来夺我黑龙江。黑龙江,不好占,因为出了马占山。马占山个不大,见了日本人他不怕。领着兵爷上战场,打得日本回东洋。……
      上午,募捐活动结束,刘云和几个自愿者,轻点资金,一上午,公收集一万三千块大洋。
      一穷人家的志愿者道:“刘姐,这富人们慷慨解囊,穷人们也不能落后,不如,我们背着箱子,去大街上募捐。”
      刘云喜道:“你的主意甚好,这抗战的钱,是越多越好,钱越多,战士们吃的越饱,穿的越暖,多余的钱,我们采购一些战士的生活用品,在发动些姐妹,帮助战士们做些棉袄防寒,若是有直接捐赠物资的,也一并收下。”
      齐齐哈尔大街上。
      街面已不很繁华。仍有许多行人。人们行色匆匆。
      一家绸缎庄。
      三个妇女志愿者走了进去。
      店内。
      匹匹绸缎仍是满眼华灿。
      伙计迎上来,同三位女子说了些什么。
      老板挑帘出来,客气地与她们交涉。
      老板向一个伙计摆手。
      伙计走进柜台里,拿出一些银元交到老板手里。
      老板把银元投进箱中,随后,吩咐伙计,那些布料和棉花,送到天齐庙。
      电影院门前。
      巨幅电影海报下面有一条横幅:捐款助战,保卫龙江。
      一个不很大的彩门。
      台阶上站着上午在庙里,和刘云交谈过的富家太太,他们如约而至,从家中取了钱财又赶到了这里。
      台阶下面是一个很大的捐款箱。
      刘云带着丫鬟走到捐款箱前。
      丫鬟把一个小提箱送到她手上。刘云打开,将里面的两千银元倾倒进捐款箱中。然后又把头上的金发夹、耳环、手上的戒指摘取下来,放在捐款箱中。
      随后,台阶上的富家太太排着队,银元,手饰不断地投进捐款箱中。
      一位黄包车夫,从怀里掏出一块银元和几枚铜板,在手中攥了一会儿,走到箱前伸出手,一个银元和几枚铜板投进捐箱中。
      一个个市民的手伸到捐箱上,张开:银元、铜板、手饰投入捐箱中。
      一辆漂亮的高篷马车停下来。
      佣人扶下一位衣着华贵的老人。
      老人颤颤巍巍地走下车。他从腰里掏出几块银元,在手中掂了掂,似觉太少,索性从怀中掏出一块金表与银元放在一起。家人扶着他走到捐箱前。金表和银元落入捐箱里。
      一个穿件旧红袄的小姑娘,搀着一位两眼双盲的老人走来。老人身背胡琴,须发皆白。
      老人停下来。他把小姑娘揽在怀里,听她说了些什么。然后从怀里掏出几个铜板,交到小姑娘手里。小姑娘看看爷爷,又看看捐款箱。最后还是跑到捐款箱前,把几个铜板投进捐款箱里。
      寒风吹过。老人下意识地裹了裹单簿的袍子。
      小姑娘搀着老爷爷离开。渐渐远去。
      ps:先我的鲜花还没有过十朵,读者大大要是有的话,在给我几朵,我谢谢你们了。

第292章 募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