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23章 长城血战(二)[1/2页]

抗战之浴血大兵 秋一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赵登禹从坐位上站起身来,然后向张自忠将军和冯治安将军敬军礼。
      张冯二位将军回礼后,赵登禹又对其他军官敬礼。
      礼毕后,赵登禹将军走到地图前面道:“面对鬼子的武器优势,我军在短时间内,无法击退日军,但是小鬼子也有他的弱点,鬼子的弱点就是不擅长夜战。张、冯两位师长已下达命令,这次夜袭行动,定在今晚开始。根据我们对敌情的掌握,具体行动方案是:三十七师第二一七团及手枪第一、第二连和王昆山营,由王长海团长率领,于本晚11时从潘家口出发,沿滦河右岸至蓝旗地向东迂回袭击蔡家峪、白台子敌炮兵阵地。其中,王昆山营占领白台子后,破坏宽城子大道,阻击援敌。”
      “是,保证完成任务。”王长海团长及王昆山营长起立领命。
      “二二四团董团长。”赵登禹又点名道。
      二二四团团长董升堂起立应道:“有!”
      “你率领第二二四团同我一道,于本夜11时20分在潘家口集结后,沿滦河左岸袭击北山土、三家子、横城子之敌。然后与第二一七团连络,冲击喜峰口之敌。”
      董升堂敬礼道:“保证完成任务。”
      赵登禹要亲率军出战,李卫东感觉有些不太稳妥。
      李卫东站起来道:“赵旅长身上有伤,我觉得这次战斗,应该由我替代赵旅长去完成。”
      冯治安道:“我觉得这是个好办法,李将军对鬼子的夜袭之术,在华夏军队中广为流传,由李将军带队,成功的把握更大一些。”
      张自忠道:“李将军来我29军监军,茶没喝一口,就率部队解救我217团,差一点就负伤,这次在带队夜袭,要出点差错,我们怎么和宋将军与冯长官交代。”
      赵登禹笑道:“哥哥我多谢李将军的好意,我没事,只不过蹭破了点皮,这次李将军在家休息,哥哥我亲自带队。”
      李卫东见赵登禹目光坚定,知道他不肯叫自己去替代,但是他心中又放心不下王长海,王长海的部队,补充了大量的东北军士兵,这部队还没有磨合好,执行这次任务,危险太大。
      李卫东道:“王团长的部队,刚刚补充了大量的东北军战士,我怕官兵之间配合生疏,我东北军出身,要不我跟王团长一组。”
      还没等张自忠说话,赵登禹开口道:“此法甚好,由李将军坐镇,东北军士兵执行起命令就不会拖泥带水。”
      初春的夜,星月无光,寒风瑟瑟,白雪皑皑,万籁俱寂,两队战士,齐聚校场。
      李卫东道:“这到是一个夜袭的好时光。”
      赵登禹道:“杀完鬼子,回来饮酒。”
      晚11时许,两路勇士,2000余人,一路在赵登禹旅长、董升堂团长的率领下,一路在王长海团长,李卫东的率领下出发了。
      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背上背着寒光闪闪的大刀,腰间挂着手榴弹,在当地樵民、猎人的带领下,奔向鬼子的营地。
      赵旅长裹着伤腿,和董升堂并肩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领路的向导都是这一带的樵夫和猎人,他们都是自愿前来的。由于是本地人,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他们跟着樵夫、猎人,走的是少有人走的羊肠小道。天这么黑,只有那白雪,才使人们辨识路径。
      没有人讲话,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只有无数双脚,踩在雪上,发出滋滋声响,打破了这夜空的寂静。又有谁知道,在这寂寂如死的后面,却隐伏着无穷的杀机呢!
      先说赵登禹、董升堂率领的二二四团,顺着樵夫打柴的羊肠小道披荆斩棘、艰难地前进,他们爬过摩天岭,出了潘家口。潘家口与喜峰口之间有一狭长谷地,两侧壁坡倾斜较缓,分布着北山土、三家子、南北丈子和横城子几个小村庄,日军就在这些村庄宿营。
      二二四团三个营在潘家口东端的河滩集中,然后按赵登禹的命令分头袭击敌人。
      第一营向北山土、三家子之敌袭击;第二营袭击北丈子、横城子之敌;第三营为预备队,随第一营跟进。为了在黑夜间保持联系,分清敌我,每名战士均在左臂上扎一块白布。
      午夜刚过,第一营抵达北山土,宿营在这里的是日军一支骑兵部队。
      日军入侵华夏以来,几乎所到之处都没有受到华夏军队的抵抗,大都一触即溃,有的甚至闻风溃逃,这就使得这些侵略强盗更加骄横跋扈。他们也探听到,现在喜峰口和他们对垒的二十九军,只不过是一支已被蒋光头打败的西北军残部

第423章 长城血战(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