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56章 二道防线[2/2页]

抗战之浴血大兵 秋一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领城口镇的战斗打响时,也许就要面对国民d军的一个整师了,那将会是付出巨大牺牲的拼死夺路。
      国民d军对zyh军布防的第二道封锁线由粤军和湘军共同构成。这是粤军和湘军的头一次“互相协同”,按照双方总司令的话讲,简直是“珠联璧合”。
      但是,只要h军一出现,粤军就往后缩,希望湘军快点上来;而湘军因为h军还在广东境内,不肯耗费兵力冒险出击。
      结果,zyh军在敌人混乱而单薄的防守中通过了国民d军的第二道封锁线。
      只是h军先头部队开路的时候,粤军、湘军和地方民团的混乱敌情常常让h军指挥员们有点糊涂。
      第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耿飚就糊涂了好几天。抓到了敌人的尖兵,交代说是湘军,于是冲上去打,结果发现打的不是湘军而是粤军。
      侦察员报告说前面的村子里有敌人,于是便紧急组织攻击,冲进去发现敌人已没了踪影。正要命令部队追击,报告又说后面发现了敌人,接着就见村后的道路上果然来了一支队伍,走近了原来是支由少数官兵押送的挑夫队,挑着满满的军需物品。
      不用打就缴获了这些担子,问他们是给哪支部队送的,连押送的军官都说不清楚,说是只要是“剿匪”部队就行。
      h军官兵打开担子一看,个个眼睛一亮:清一色的带曳光的尖头子弹。h军官兵的子弹全是s区自己生产的“再生弹”,于是他们见到这些崭新的子弹如同见到珍宝。耿飚命令给每个挑夫三块大洋全部放走,然后让官兵把那些子弹尽力往身上塞。耿飚自己塞了满满三条子弹带。这些优质子弹太宝贵了。
      十一月七日,h军总部部署了h军主力部队通过“第三道封锁线”的具体行动计划。一军团受命抢占乐昌以北的制高点九峰山,以掩护军委纵队从九峰山脚下通过。
      九峰山,位于广东与湖南边界,是从广东进入湖南的咽喉之地。接受任务之后,第一军团军团长林虎三与政委聂容真之间发生了短暂的摩擦。
      林虎三认为,目前粤军并没有占领广东北部的乐昌,因此没有必要派出部队占领九峰山,只要催促军委纵队提高一下行军速度,完全可以顺利地通过乐昌一线。
      聂容真则认为万一粤军先于h军占领了乐昌,西进的通道就等于被堵死了,因此必须抢先占领九峰山制高点,保证军委纵队安全地通过。
      正在争执的时候,二师师长陈光到了。陈光报告说他的部队在向乐昌方向侦察的时候,看见了正在大道上快速行军的粤军。军团部里的争执立即被放下了。
      第一军团按照命令到达了一个叫麻坑圩的地方。林虎三在那里发现了一条电话线,沿着电话线找到了一部电话机,一摇,居然通了。
      接电话的是前边一个民团自称是“师爷”的家伙。林虎三装作国民dzy军军官在电话里骂了几句,口气蛮横的“师爷”立即缓和了态度。林虎三让那位师爷把民团团长找来讲话。林虎三问:“林虎三的h军现在到哪里了?”民团团长道:“h军到哪里不清楚,粤军的三个团已经开到乐昌,其中的一个团去九峰山了。”林虎三这才知道自己差点铸成大错,他放下电话立即命令道:“耿飚那个团能跑,让他们立即出发,不惜一切代价抢占九峰山!”
      阴雨变成了大暴雨,天地瞬间一片昏暗,山涧中唯一的一条小路已被h军挤满,数万人的长长的队伍在大雨中缓慢地向前蠕动着。
      四团政委杨成武在拥挤的人流中看见了第九军团军团长罗辉,高大的罗辉因为马丢了正艰难地走在前堵后拥的队伍中,杨成武立即把自己的马送给了罗炳辉。
      山涧小路上的情形让耿飚和杨成武产生了巨大的担心:现在,几乎所有的h军部队都被压到一条狭窄的道路上,如果前面的九峰山拿不下来,后果不堪设想。
      耿飚和杨成武带领着四团开始不顾一切地向前跑。巨大的雷声和*的雨鞭把马吓坏了,无论如何也不肯再向前一步。
      耿飚立即弃马和部队一起跑。跑着跑着,就觉得浑身颤抖不止,他知道自己的疟疾病又犯了。他向身边的师长陈光嘟囔了句什么,陈光一个劲儿地点头:“要得!要得!”实际上,在暴雨中奔跑的陈光什么都没听见。
      四团的官兵跑到九峰山下就开始往山上爬。他们不知道在山的另一面,粤军也正在往上爬,且粤军比h军离山顶更近一些。但是,狂风暴雨帮了h军的忙,粤军是顶风,h军是顺风,结果刚刚上了山的粤军还没来得及设置阻击阵地就被爬上山的h军赶了下去。
      占领了山顶的h军立即开始挖工事,官兵们中有人还穿着从s区穿出来的短裤,因此在大雨中被冻得瑟瑟发抖。发着高烧的耿飚嘴上肿起了一串水泡,师长陈光给他卷了一支旱烟让他提提神。大雨停了,粤军的反击也开始了。在四团与粤军交火的时候,九峰山相邻的山头上插满了h军的红旗,冲击的枪声此起彼伏。在两侧部队的全力掩护下,军委的两个纵队以及其他h军部队从山下狭窄的山路上滚滚而过。

第456章 二道防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