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66章 聪明的龙云[2/2页]

抗战之浴血大兵 秋一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李卫东无奈,只好率副官、卫士各一人,于5月6日进入昆明,来见龙云。
      没想到,久经江湖的龙云迎接李卫东的礼节,仅次于迎接蒋光头,这叫李卫东又没了发火的理由。
      两人私下相谈时,龙云主动说明了不让zy军入城的三条理由,一是怕误了追击h军的日程;二是防止h军曾着国.军服装冒充zy军混入昆明城之事重演;三是h军截去军用地图,对昆明虚实有所泄漏,不得不防。
      李卫东心中明白,龙云的这三点都是次要的借词,实际的主因是怕zy军抢了他龙云的地盘。但他没有点破,表面上还夸道:云公英明。
      当天晚上,灯火辉煌,龙云在都南饭店宴请李卫东,上的一道主菜正是李卫东爱吃的广东名菜“龙虎斗”。两人在酒席上越谈越投机,似有相见恨晚之感。龙云提议,今日既然有缘,两人不妨金兰结盟,结成好兄弟。李卫东欣然应允。两人当即焚香告天,拜起把子来,相约同甘苦,共患难,相互支持。
      自此以后,两人就以兄弟相称,龙云为大哥,李卫东为弟。
      这是龙云的聪明之处,凡与李卫东结义的人,都得到了李卫东的帮助,这表面上,是一种归附,但实际上,龙云又稳坐云南王的宝座,就好比张少帅的东北军。
      应该说,李卫东与龙云结盟,是追击h军的一个意外收获。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李卫东又把云南囊入自己的麾下。
      第二天,李卫东获悉h军已分头抵达龙街渡、洪门渡和皎平渡一带后,命令吴奇伟、周浑元、孙渡纵队加速尾追。
      这时,追击h军的先头部队万耀煌第十三师,已到达距石板河不远的团街附近,李卫东急令该师全力尾追h军,保持火力接触即可,不要大规模厮杀。
      万耀煌心领神会,先头部队与h军后卫三十七团火力接触、遭到猛烈反击后,就在团街构筑工事,固守不追了。
      蒋光头严令李卫东督促各纵队:“不顾任何牺牲,追堵兜截,限歼匪于金沙江以南地区,否则以纵匪论罪。”
      这使万耀煌更加陷入困境。为了摆脱困境,他设了个金蝉脱壳计。当晚,他直接向蒋光头发电,谎称:派侦察队严密搜索,在前进的方向上,尚未发现g.军的任何行迹,故决定在原地休整一天,俟查明g.军去向后,再尾击而“剿”之。
      蒋光头接到电报后大怒,向万发出了“限即刻到”的手令,如再违令,将按军法从事。在蒋光头的严*下,万耀煌只好重新向团街推进。
      万耀煌师这一“犹豫”,正好为h一、三两军团赶来皎平渡渡江争取到必要的时间。
      蒋光头也给李卫东来电,妄想消灭h军于金沙江以南地区,并有“同仇敌忾,灭此朝食”之语。李卫东因而不敢多在昆明停留,迅速赶赴前线,指挥部队。
      5月7日晨,在与龙云话别时,他告诉龙云,已限各部在5月9日在金沙江集中,要在金沙江边将h军主力聚歼,不容他们渡过金沙江。
      龙云建议道:“我军应竭力追击环州、石板河一带的g.军,乘他们半渡的时候,一举歼灭之。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李卫东明知会扑空,然而还是亲率主力前往。
      此时,h军主力已离开元谋,正集结在金沙江渡口附近,构筑防御工事。
      这一地区,北面是金沙江,北岸有川军驻守,河流湍急,不能架桥,难以飞渡;西面有一条小河,为天然障碍,以少量兵力,即可防御;只有东南方面属丘陵地带,地形复杂,部队容易接近敌前。
      太阳下山,天色朦胧的时分,远远看去,乌黑乌黑的一长列大山横在前面,也分不清哪儿是树,哪儿是光石头。山影子前面,金沙江像一匹摊开的灰布,宽宽地铺在那里,也分不清哪是河水哪是沙滩。山、河连接的中间,已经亮起了点点闪烁的灯光。部队扑上去时,到处只碰到“稻草人”,不见h军踪影,不知h军到哪里去了。
      第二天一早,李卫东接到江北会理守军的电报,说h军主力在皎平渡口,找到了七条渡船,从5月1日至9日,整整运了九天九夜,现已全部顺利渡过金沙江。
      李卫东站在江边,会心一笑。装彪卖傻,李卫东把责任巧妙的推给了龙云和刘湘。
      李卫东发出电报,狠狠的训斥了刘湘和龙云。
      龙云回电:“知弟者兄长也!”
      李卫东背部升起一丝冷汗。
      5月10、11日,蒋光头接连电令李卫东:“匪既渡江,我第一第二纵队与李师,即由李总指挥亲率渡江,兼程向会理急进”,以便“封锁zm股匪于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雅砻江以东地区,根本消灭”。
      同时,为了鼓舞士气,特通令前线部队,以团为单位,集合在驻地空旷地点,听候命令。

第466章 聪明的龙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