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80章 统一思想[2/2页]

抗战之浴血大兵 秋一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宣告“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结束。
      在冀察平津,自从国民d、zy军、东北军被迫撤出后,宋哲元、张自忠等二十九军乘机崛起,填补这一力量真空地带,成为华北地区举足轻重的不可忽视力量。因此,宋哲元、张自忠二十九军、冀察当局便成为日本侵略者和国民zf争夺的对象。
      宋哲元等人本来就不是甘心附日之人,所以在他们逐步站稳脚跟之后,表现出来的zy化也更加明显。特别是1937年2月,他们不顾日本人的反对与阻挠,派秦德纯出席了南京国民d五届三中全会。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在实际上接受了华夏两d合作抗日政策,首先明确提出了抗战的政治主张。接着以日方不取消冀东伪组织为由,拒绝了日方提出的所谓“经济提携”要求。其他如设立军事训练团和军事训练委员会,加紧军队训练工作;恢复辖区内中等学校学生的暑期军训,以增强青年学生的自卫、卫国技能。
      日本特务头目寺平忠辅发出惊呼:“……三中(指国民d)之后,抗日的气氛??乎弥漫京津一带。总之,已是大祸临头,……如何使宋哲元逃不出我们掌握,乃是北平特务机关应尽全力的任务。”
      尤其令日本侵略者感到震惊的是,冀察当局宋哲元、张自忠等,根据南京zf的旨意,准备在冀察平津地区进行“国大”(制宪国民代表大会)选举。
      举行“国大”选举,在其它地区,算不了什么大事,但冀察当局举办这一活动的意义,却远远超出了选举本身,在全国乃至国外,都产生了不同寻常的影响。
      《国闻周报》第十四卷第二十六期发表了著名学者胡适的评论文章道:“国民大会有它本身的意义,但冀察平津的国民大会选举是国大本身之外还有它特别重要性的。我们试悬想,在那个包括全国并且包括海外华侨的国民大会里,若没有冀察平津的代表出席,那成什么样子!所以冀察平津的代表出席至少有3层特别意义:
      (一)让全世界知道这两省市当然是整个华夏民.国的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
      (二)让我们的强邻知道,一切‘分化、‘特殊化的阴谋是必须失败的;
      (三)让全国国民知道,冀察平津的军政当局是拥护国家的统一,是不受浪人汉奸的煽动或离间的。”
      冀察当局的zy化倾向和国民zf政策的转变,自然引起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烈不满。为了阻止这种倾向,实现吞并华北的侵略目标,他们认为宋哲元等人已不可靠,必须把华北变成又一个东北,才能牢牢地抓在他们手中,以便能继续推进它侵华的下一个计划和目标。所以加紧了对华战争的准备。
      李卫东的到来,打消了宋哲元、张自忠等大部份冀察当局和二十九军的主要领导人对和平存在的错误幻想。
      使得他们认清、警惕、查觉到这一点,快速地作出反应,作好准备。
      其实苏联和华夏gcd对于日寇发动战争的可能,已然提出了警告。
      早在1937年4月,苏联情报机构就传出消息道:“宋哲元、韩复榘近来对zy态度较好,有日益zy化的危险,因此在最近将来,日方有随时随地寻衅可能,至少在外交上做出盘马弯弓姿态,地点将在内蒙或冀东,时间约在五六月之交。”
      mz东也敏锐地预测到:“佐藤的外交是大战的准备,大战在我们面前。”
      5月中下旬,日军参谋本部次长今井清中将在我国东北组织参谋旅行演习,并派人到关内各地侦察情况。
      在日本国内,近卫文?取代林铣一郎,组成了新内阁,号称“举国一致”。标志着它可能推行“更为极端的独占政策”。“佐藤外交”结束了。
      在华北,华夏驻屯军从4月下旬起,在天津近郊开始举行战斗演习。到6月份,演习更加频繁。尤其是驻丰台的第一团,竟以攻占战略要地宛平城为目标,不分昼夜地举行演习。
      一时间,平津一带,风声鹤唳,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这时在东京,上层人士私下盛传着:“七夕晚上,华北将重演第2个柳条沟一样的事件。”
      日本“二·二六事变”以后,国家权力已经落入海相永野修身、陆相寺田寿一之手。海相永野大将在海、陆、外三相会议上提出对华夏“总力战”,陆相寺田大将表示赞成,外相有田也同意。
      怎么解释“总力战”三个字,意思是综合国力战,或是全面战争。也就是准备对华夏进行一场全面战争,吞并华夏。这样确实是比较彻底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扫清与苏联开战的后方和占领华夏的战略资源——包括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基地。可是经过精确的计算日本要出动9个师团的兵力,也就是40万大军的兵力,当前日本驻国内外的总兵力不过25万,观点又转了回来,还是在华北建立第二个满州国为妥。
      日本在华北增兵深深刺激了华北民众,5月28日天津学生游行抗议日军增兵。宋哲元和二十九军将领明确表示“二十九军誓不与日方妥协,誓不由华北撤退。”
      ps:求鲜花!!!!

第480章 统一思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