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97章 平津血战(五)[1/2页]

抗战之浴血大兵 秋一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次广安门之战,日兵阵亡30余人,受伤80余人,夺获和击毁载重汽车4辆,坐车5辆,坦克2辆,后又都由日军开走,另外缴获日军子弹10余箱,掷弹筒10余个,望远镜、照相机、文件等。
      华夏军队阵亡7人,伤重殒命5人,负伤10余人,内有官长1人。
      华夏军队为什么匆忙收兵?显然,刘汝珍团长得到上司指示,令其不要扩大事态。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只得含泪收军。
      26日夜,华北驻屯军向日本陆军zy报告,呈请积极行动并付于新任务。陆军zy收到报告,27日晨,参谋总长和陆军大臣协商,作出决定,给予华北驻屯军司令官以新任务,并动员国内三个师团来华,同时对已经来华的二十师团,独立混成第一、十一旅团再进行第二次动员。
      27日8时40分,日本内阁在近卫首相官邸召开紧急会议,批准陆军实行动员。
      27日9时30分,杉山陆相将“陆军实行动员”报告,上奏天皇批准。
      27日11时50分,下令动员。
      同时,日本zf向正在举行的第71届特别议会说明zf态度。贵、众两院于27日各自作出决议,感谢在华的劳苦的官兵,并祝其勇健。
      27日,日本zf以风见章官房长官谈话的形式发表声明,声明指责廊坊、广安门事件是华夏军队以武力妨碍日军保护交通线和保护侨民而引起的,现在驻华北的军人为完成任务,并为保证协定各事项的履行,以至不得已而采取必要的自卫行动。
      日本陆军第二次紧急动员计划在10至14天内完成。并决定从8月1日开始,输送国内部队。
      动员之前,陆军向特别议会提出预算,作为华北军事行动而用,共4.1亿日元。
      日第二次动员兵力人数约20.9万人,马匹5.4万匹,后勤支援部队遍及全国。紧急动员的部队第五师团、第六师团、第十师团、第十一师团和第三师团,预定将第十一师团派往青岛,第三师团派往上海,其他派往华北。
      27日,日军参谋总长载红亲五命令华夏驻屯军(即华北驻屯军)司令官:“华夏驻屯军除现有任务外,应负责讨伐平津地区的华夏军队,安定平津地区各重要地方。”接着下达派遣第五、第六、第十师团来华北的命令。
      28日,参谋总长关于华北作战问题,给华夏驻屯军发出指示,其要点是:
      (一)华北作战陆、海军配合问题……
      (二)军的作战地区(航空兵除外)大概定于保定、独流镇一线以北。适当可使用催泪弹。
      (三)第十师团为基干的部队,约于8月15日至18日前后在北塘及塘沽附近登陆。
      29日,日军参谋本部根据参谋总长指示精神为基准,又将战争扩大到华北地区之外,制定了《对华作战计划大纲》,其要点是:
      以一部兵力,在青岛及上海附近作战。
      兵团的兵力编制及任务:
      (一)平津地区以华夏驻屯军约4个师团为基干,击溃平津地方的华夏军队。
      (二)占领青岛,以保护侨民为主旨。
      指导作战要点:
      (一)以华夏驻屯军进行作战……对华夏军队尽力加以沉重打击。
      (二)在情况不得已时,对青岛及上海附近进行作战。
      (三)……占领平津地区,并策划持久占领……
      另外,在日本海军方面,随着陆军决定向华北派遣国内师团,也于27日作出《省部关于处理时局及准备的协议》,协议指出:“鉴于今后形势有很大可能导向对华全面作战,因此海军必须进行对华全面作战的准备。”
      至此,日本对华夏发动全面战争已经做好充分准备。
      26日夜华北驻屯军上报陆军总部报告,未及批准,华北驻屯军已经迫不及待,便于26日晚10时20分下达了攻击华夏第二十九军的作战命令,命令要点如下:
      一、7月27日正午开始攻击。
      二、在廊坊及天津的第二十师团主力在团河村附近集结(北平南约15公里,距南苑二十九军军部约3公里——编者注)与位于马驹桥(北平东南约15公里)的一部部队协同攻击南苑。
      三、华夏驻屯军步兵旅团主力从丰台向南苑兵营西北端方向攻击,至11时进入北平——马驹轿一线,听从旅团长指挥。
  &n

第497章 平津血战(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