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攻取晋北,意在打通平绥路以及连接察绥,包围山西、威胁西北,配合平汉线的日军从正面会攻太原,达到分进合击的目的。
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令李服膺第61军辖第101师、第200旅附五个山炮连镇守天镇、阳高;赵承绶骑兵第1军守兴和、尚义、商都,阻敌西进,掩护王靖国第19军,傅作义第35军、刘茂恩第15军在大同、集宁与日军决战。
阎锡山知道天镇的重要,它是进入晋北的第一道门户,也是山西抗日的第一仗,他令李服膺死守天镇,如果天镇失守,将以军法.论处!
第61军奉命驻守天镇,在其东郊盘山周家山抢占制高点,赶筑防御工事,并遣所部在天镇、阳高城内加强城防,疏散居民,从军事家的眼光看,天镇是大同的前哨阵地。
9月3日,日军直*天镇。9月5日,日军出动飞机30架,坦克,装甲车50余辆,纠集步兵,骑兵3千余众猛扑天镇主阵地,敌我双方损失严重。这时,阎锡山忙调第19军在丰稔山,聚乐堡一带紧急布防,声援天镇,并防止日军迂回西进大同。而日军也利用这一间隙将增援部队布置于晋北地区,完成了对天镇和大同的集结。
第2天,日军又出动飞机、坦克,在猛烈炮火的支援下,掩护步兵3千人向天镇东郊盘山及周家山冲击。两山守军冒着密集的炮火,与倍于自己的敌军殊死鏖战,坚持到夜,许多官兵以身殉国。次日,日军兵临天镇城下,李服膺令61军残部退往王千户岭,只留第200旅1个团守城。
9月8日,日军轰炸天镇,城垣大部分被炸塌,抗日守军在毁坏的阵地工事中顽强抵抗,以轻、重武器组成交叉火力网,并派出突击队绕到敌后,挠敌阵角,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日军决定停止进攻天镇,以一个联队兵力偕坦克10辆绕过天镇,奔袭阳高大同。
35军军长傅作义急遣一个旅兵力迎击该敌。9月9日,在洪镇堡发生遭遇战,日军拖住抗日军之后,又以增援的优势兵力将傅军截为3段,傅作义见势不妙,令被包围之部队向北突围。
淞沪战场:
从9月11日到10月20日的阵地战,华夏军队苦守了40天!
40天的鏖战,6个多师团的日军只前进了5公里!
国民d的精锐部队,9\/10投入了淞沪战场,官兵的伤亡也达到9\/10!第74军58师淞沪之战阵亡士兵2,800多人,阵亡官佐81人。所属各团阵亡六七百人!从贵阳奔赴淞沪的第4军59师和90师,“从9月20日至9月24日苦战4天,伤亡官兵十之七八,为军历来未有”。
10月10日,第1师李铁军部“敌以陆空联络猛攻13小时之久,肉搏14次之多,一旅官兵忠勇赴义,壮烈牺牲殆尽”。淞沪首义的88师,在三个月的战火洗礼中,先后整补5次,最后剩下兵员不到1\/3。淞沪战争期间,经兵站送往后方的伤员,每天达上万人!
自然,日军也遭到惨重损失。至10月23日,日军阵亡官兵万余人,伤7,700多人!号称精锐的第9师团,伤亡6,000多人;101师团的伤亡接近9,000人,占总数的70%~80%!仅10月12日一天,日军的伤亡人数达2,200多人!
攻守双方都杀红了眼。华日两军都在增兵备战,他们在寻找战机,准备进行一场鱼死网破的拼杀!
日军统帅部于10月20日决定:再以3个师团又1个旅团的兵力组成第10军开赴上海。至此,日军的兵力达2个军9个师团。
华夏军队调整了作战部署,从西南开来的援军也陆续到沪,总兵力达70余万人。为了配合九国公约的召开,引起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华夏统帅部决定从10月21日开始,实行全线反攻!
反攻的重点是蕴藻浜。自从8月23日增援日军从黄浦江边的张华浜和吴淞镇登陆后,大队日军冲过铁路,占领了蕴藻浜东南部的一些村庄。
蕴藻浜是上海市仅次于黄浦江和苏州河的第三大河。它由苏州河南翔段向东北从炮台出口黄浦江,全长30多公里,与西南的京沪铁路和东南的淞沪铁路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沪太公路与其相交,形成上海北郊的水陆交通要道。
10月初,日军沿沪太公路南下,向蕴藻浜进犯。华夏守军阮肇昌的第57师和彭松龄的第16师,陶峙岳的第8师虽奋勇反击,最终都没有成功。第8师黑大黄宅阵地被敌突破,官兵与阵地同归于尽。10月11日,日军在蕴藻浜南岸部队掩护下继续强攻,企图攻占大场、南翔,截断市中心区zy军的退路。
蕴藻浜的得失,关系到华夏几十万守军的生死存亡!李卫东当即命令正在昆山休整的胡宗南第1军及新开到的税警总团黄杰部反击过河之敌。日军火力威猛,李卫东又从右翼调来李觉的第19师、刘雨卿的第26师及新开到的川军杨森第20军投入战场。
大军云集。日军因弹药消耗太大,特别是炮弹不能及时补充,担任正面攻击的藤田、吉住两个师团无法猛攻,只能靠战壕和轻火器以蚕食方式逐步推进。
大本营企图抓住有利战机,乘敌攻击疲惫和进展迟缓的时候,向蕴藻浜南岸之敌发起猛烈进攻,把日军消灭在江边!
这是一次求生和求胜的拼搏,也是淞沪战场给华夏守军最后一次的战机。蕴藻浜——这条用石块砌成江岸的几十米宽的河流,将经受20世纪的第二次战火和硝烟。
第一次在蕴藻浜的血战是1932年2月13日,大雪纷飞,炮声动地。为反击渡河的日军,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亲自督战,从凌晨4时杀到深夜,白刃肉搏,血溅沃野。6团3营战士仇委、尹抗日等7人被敌虏获,他们宁死不屈,竟被日军砍断手脚,活活烧死!副师长张炎组织了60多人的决死队与敌决战。60多个官兵每人穿一件煤油淋湿的军装,身上捆满手榴弹。冲入日军阵地后,点燃煤油,引火自爆,敌营大乱,华夏军队乘机冲锋,日军兵败溃退!
清波荡漾的蕴藻浜,为殉国的勇士们哀歌!
5年前败退于蕴藻浜的第9师团如今卷土重来。
蒋光头批准了10月21日开始的全线反攻。
担任第一路攻击的是广西部队第21集团军。21集团军是10月12日到上海的。先头部队刚到,第1师师长李铁军说前方紧张,先去两个连增援。1016团的3营8连和9连由营副带领冲上去了。上去了一个多小时,日军败退了,3营伤亡了十多人,9连连长负伤。
第二天,第21集团军廖磊总司令到达上海,他一听出师告捷,非常高兴:“很好!很好!第9连连长即升少校,传令各部,以示鼓励。”
第21集团军接防了胡宗南第1军的阵地,即蕴藻浜、杨行、刘行一线。从10月15日接防开始,廖磊就对每个团长师长道:“现在已奉命参战,必须与阵地共存亡。你们生在这里,死也在这里,若无命令,擅自离开阵地的,拿头来见我!”
廖磊是广西人,护法战争时,他带全团大败张敬尧,被人称为“廖猛子”。这个农民的儿子在北伐中攻武汉、征南京,36岁当了36军的军长。
到上海参加淞沪抗战时,他已经46岁了。但他豪气不减,勇猛如常。
10月21日,他奉命指挥总攻。他电令48军韦云淞军长部出击。炮兵开始射击为21日午后7时,步兵攻击开始规定21日午后8时。先出击的是174师和176师。
10月21日也是日军发动总攻的日子,日军的攻击时间比华夏军队提前12个小时。
先下手为强。
天刚黎明。日军的炮火就朝着48军的阵地猛轰。飞机协同,炮弹和炸弹把刚刚修筑好的工事全部炸毁。乘着浓烟烈火,日军的步兵以势不可挡的队形,突进到了174师的阵地桃园浜、丁家宅、北候宅。几经争夺,最后只夺了北候宅一个村子。
第171师的驻地杨湾宅也被日军攻占了。师长杨俊昌立即命令一个连的官兵卸掉枪支,每人带手榴弹若干,冲入杨湾宅后,到处是手榴弹的爆炸声。日军败退不久,5辆坦克车掩护步兵又冲过来。
桂军素以勇敢闻名。守兵没有见过坦克,更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无畏精神,奋勇上前应战,他们用手榴弹塞进滚动的履带。“轰!轰!”野蛮的战车停下了,被炸断的履带像死蛇般地散在泥地上。
其他战车闻声而退,慌乱中,两辆坦克陷入了守军挖掘的壕沟,驾驶坦克的日军弃车就逃。
这一天,全线阵地都有激战,炮火终日不断。48军第一线官兵死伤累累,杨湾宅和北候宅之间岌岌可危,担任总攻的部队根本无法作必要的准备。
经过请示,为振作士气,长官仍然命令:当日20点照常攻击。
华夏军队排炮齐放。火龙般的炮火在夜空狂舞,在敌阵中腾起一片片火海!
第176师从陈家行以南向东攻击前进。174师由北候宅向东北的桃园浜冲锋。杨湾宅以西的174师作为预备队。
出击不到两个小时,两个师的攻击部队都遇到了困难。176师被蕴藻浜阻挡,攻击了顿悟寺后,在蕴藻浜北岸无法南渡。174师只进到桃园浜西南端被日军的炮火所阻,无法越过深沟。
军长韦云淞急得要命。天一亮,日军的炮火一轰,部队就有去无回了。他知道,进攻的部队毫无攻击准备。他只得命令回原阵地固守。
22日虽有小部日军攻击,但阵地寸土不移。
23日早晨8点多至午后1点,敌机多架在阵地周围投弹,日军的炮兵不停轰击,前线烟火弥漫。各部队联络中断,许多连营成建制地被炸坍的工事埋进土中,官兵死伤无数。174师干部全部伤亡,连预备队的机枪也全被炸毁,残余官兵一片混乱,日军长驱直入!
师长王赞斌亲自督阵,特务连且战且退,退到了五里地外的走马塘南岸。
下午,杨湾宅、谈家头、陈家行等地,也遭到了日军的猛烈攻击,杨俊昌和区寿年两位师长频频告急。军长韦云淞一面要他们“努力支撑,保持原状”,同时将危急战况报告总司令。
晚上6点,韦云淞接到了上级“全线撤至京沪铁路线以南、苏州河以北地区整理待命”的命令。
第48军一触即溃。这一仗阵亡旅长两人,伤亡团长6人,营连长数十,士兵2,000多人!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48军仓促上阵,军纪松弛比其他部队更为严重。据战报记载,48军三天的攻击伤亡官兵和武器损失为60%,但真正被日军炮火杀伤的只有25%,其余35%的伤亡及散失人员是逃兵!
撰写战报的人是负责的。他描述道:“有一事特须补记,即各师后到之部队,均属最近征集之义务兵,其素养固不健全,上下意见尤不相符,一旦离乡别业,加入战场,居亲机炮轰炸之景况,无怪其迷惘失措,豕突狼奔。纵有精干之干部,亦何能掌握此散漫无纪之群众。故每逢战况稍入激烈之时机,前方部队虽艰苦支撑,而后方新兵多先自动摇,纷纷夺路逃避。此种现象老兵也多受影响,竟有不顾饥疲远走苏州常州者,为此类势何能保持战局不生弱点,负责之高级部队长目击心伤,亲出镇压……”
第48军174师的右翼是胡宗南部第1军78师467团,467团没有一个逃兵!
第1军从8月23日到上海一直坚持在蕴藻浜一线,一个多月的激战,阵地寸土未丢。
10月21日发起总攻的时候,467团3营在桃园浜东一里地的塘北宅,1营在塘西宅,他们是刚接防的。阵地
第521章 拉响了导火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