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5章 我不放心百姓[1/2页]

抗战之浴血大兵 秋一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柳川平助,日军第六师团。
      李卫东这些天脑袋里反复出现这两个危险的信号。
      戴笠的情报显示,马德旺的炸药,并没有把它们送到天照大神那边去。
      而且,第六师团完好无损。
      李卫东当时命令马德旺挖地道,埋炸药,目的就是解决这两个危险的信号。
      然而,虽然日军伤亡惨重,马德旺也因此升了中将,但是,这两个危险的信号依然威胁着南京。
      南京大屠杀!!!
      李卫东想着想着就害怕,小鬼子的报复心理是出了名的,李卫东不敢想象,因为马德旺的那次爆破,南京这一次要死多少人。
      所以,李卫东并没有听老蒋的安排去江西,而是留在了南京。
      虽然江西是李卫东的地盘,虽然李卫东的主力部队在江西。
      蒋光头不解地问李卫东:“你怎么不理解我的好意,你难道不知道,南京根本就守不住?”
      李卫东淡淡地回了一句:“我不放心。”
      蒋光头道:“你不放心唐生智?”
      李卫东道:“我不放心南京城里的百姓!”
      蒋光头离开南京之后,唐生智问李卫东:“你为什么不走?”
      李卫东笑道:“南京,全世界都认为,应该我李卫东来守,可是唐将军为我抗了下来,去背黑锅,我怎么能拍拍屁股走人。”
      唐生智当然不相信李卫东的话,又问道:“你是怕你的嫡系,被我消耗了吧?”
      李卫东道:“我是怕,第六师团,把你的一世英名给毁了,你都能为国挺身而出,我怕什么呢?”
      自从临危受命以后,唐生智有时也在想,自己也许真的很蠢,在危难之中以抱病之躯替蒋光头卖命,值得吗?可是,这种偏差又一次次被他自己否定了。自己在国家民族危难之中挺身而出,守的是我堂堂华夏民.国的首都,为的是为国家尽忠守节,岂是为他蒋光头一人卖命。
      每每想到这些,唐生智的心就十分的坦然,一股热血在周身激荡。
      11月27日,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上将公开会见国内外新闻记者,在频频闪动的镁光灯下,唐生智清瘦的脸上充满自信。
      “本人奉命保卫南京至少有两件事有把握,第一,即本人所属部队替与南京共存亡,不惜牺牲于南京保卫战中;第二,此种牺牲将使敌人付出莫大之代价。”
      为了表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必死决心,唐生智要交通部长俞飞鹏把下关到浦口之间的渡轮停开,并下令所有军用民用大小船只一律交由宋希濂的36师严加看管。
      包括长官部在内,不准留有一条船,违令者以军法.论处。伺时,还命令驻防江北的胡宗南的第1军,凡由南京向北方渡江的任何部队或者军人,一律制止,如不听从制止者,格杀勿论。此令一出,守城官兵一看退路已绝,只有抱定必死决心。
      唐生智的这道命令一下,顿时江面上空空荡荡,看不见一条船影,守城官兵个个坚守岗位不敢懈怠。就因这道命令,后来南京城破撤退之时,连唐生智自己也差点为找不到船而跑不出去。
      唐生智决定固守南京以后,一改他过去只派少量部队守南京的主张,一再要求增加兵力。对此,蒋光头尽力满足,几乎把一切可以调动的兵力,包括从淞沪会战撤下来尚未休整补充的部队,都调去防守南京。南京防守的兵力越来越多,最后多达11万余人。
      由蒋光头签署的委任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的命令下达之后,紧接着又宣布了刘兴、罗卓英为副司令长官,周斓为卫戍司令长官部参谋长,余念慈为副参谋长。
      刘兴和周斓部是唐生智多年的老部下,曾经同生死共患难,唐生智特意推荐他们2人做自己的副手,蒋光头到了这种地步,自然尽力满足唐生智的要求。
      刘兴号铁夫,湖南祁阳人,与唐生智是同乡。远在1916年唐生智任湖南督军署警卫团第3营营长的时候,就在唐生智手下当连长。后经唐生智提拔,从连长一步一步升任军长。
      抗战前原任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在华日关系紧张时出任江防军总司令,江阴失守后退到南京。周斓也是唐生智的同乡。
      唐生智任湘军第4师师长的时候,周斓曾任师参谋长、警备旅长,北伐以后,唐部扩编,周斓也一步步升到了军长。他和刘兴2人经历颇相似,此前,和刘兴一同在军事参议院任上将参议。
      至于罗卓英又该另当别论了。他是李卫东的副手,李卫东是蒋光头的心腹,罗卓英自然也成了蒋光头的亲信。蒋光头把他安插在唐生智身边,不言自明,是用他来牵制唐生智。
      至于李卫东本人,虽然还在南京,但是蒋光头却不安排任何具体的职务,生怕李卫东因为南京的失守,被人抓了把柄。
      余念慈是何应钦的人,此前任中将参议。
      唐生智的卫戍司令长官部的几位正副长官们形成了一个“三国四方”的局面。唐生智心想,这仗还没打,就给我身边插了钉子,老蒋可真是秉性难移呀。
      接下来,唐生智受命组织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他很想找些老部下与他再共患难,可是今不如昔,明眼人谁还看不出来,以南京孤城抗击凶悍的日军无异于以卵击石。
      各个自顾不暇,谁还愿留在南京,甚至一些与唐生智亲近的人,关键时刻也各奔前程了。
      此情此景,令唐生智不禁慨然长叹,倍感凄凉,这时候,他才真的体会到什么是孤家寡人的滋味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唐生智勉强把司令长官部组织起来了。
      11月16日,国民zf军事委员会对日作战大本营发布南京卫戍部队战斗序列。
      长官部下辖防守南京的部队为:桂永清的教导总队,第78军宋希濂的36师,第10军徐源泉的41、48师,第71军王敬久的87师、傈72军孙元良的8了师,以及宪兵的两个团,炮兵第8团的一个营。
      后来,自淞沪担任掩护撤退的第74军、第66军、第83军还有第2军团的徐源泉部也先后秦令参加防守南京。
      防守南京的战斗方案,经反复研究,报请蒋光头批准,其方案如下:
      防守的重点是镇江方向,其次是南京至杭州公路的汤山、淳化镇地区。防御地带由三线组成:
      第一道防线从南京以东、以南外围山地的三江口、花园、龙潭、汤山、淳化镇、方山、殷巷、牛首山至板桥镇;
      第二道防线由八卦洲南岸的甘家巷、杨坊山、紫金山、孝陵卫、高桥门、河定桥、麻田桥至西善桥达江心洲对岸;
      最后之防守为南京城。
      各部队之防守配置为:
      (1)徐源泉第二军团两个师,防守南京以东的龙潭至汤山附近一线正面;
      (2)叶肇第六十六军两个师,防守汤山至淳化镇以东的一线正面;
      (3)俞济时的第七十四军两个师,防守淳化镇至板桥镇、江心洲一线地区;
      (4)王敬久的第七十一军,邓龙光第八十三军的一五六师及一○三师、一一二师,防守镇江;
      (5)孙元良的第七十二军位于城南华夏门、雨花台、黄山顶地区;
      (6)宋希濂的第七十八军位于城北之幕府山、下关、和平门、玄武湖地区;
      (7)桂

第535章 我不放心百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