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知音小筑,李卫东官邸。
这座华丽的宫殿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歌舞升平,院子中黑压压的站满了头戴钢盔的华夏大兵。
知音小筑的客厅内,李卫东一副戎装,手中夹着香烟。
马德旺,梁重,冯轻,姚成旭,四位少将焦虑的站在李卫东的对面。
李卫东猛吸了两口烟说道:“你们四个手中还有多少人?”
马德旺道:“除了护送军政大员,和保卫校长分出去的兵力,我特战旅还有五百人。”
梁重道:“城内,只有我旅神枪手,四百人。”
冯轻道:“我部一个迫击炮营,一个救护队。”
姚成旭道:“我手中也只有六百神枪手。”
李卫东道:“全部打乱,编成五人到十人一小组,每小组一个狙击手,一个迫击炮手,士兵一人一把驳壳枪,一把大刀,一个狙击步枪,一个小组,至少两把冲锋枪,弹药补充点,加强戒备。”
四个人立正。
李卫东道:“三个小组一个小队,每个小队,一个无线电台,马德旺做总指挥。”
南京城内已乱成了一团。
战前,唐生智就向中外记者夸下海口:“……我只能确定两点,一、我与所部官兵不惜牺牲于南京保卫战中;二、此种牺牲必将使敌付出莫大之代价!”但是下午布置撤退的会议一结束,许多主官只是叫传令兵回部队传达命令,自己拍拍屁股就忙着走了。而传令兵一见主官都跑了,也就跟着跑了。
本来士兵们都已做好战至最后一人也要死守南京的准备,但长官如此背信弃义的行径,士兵们感觉正如一群孝顺的孩子却被父母卖了一般。有的士兵六神无主地徘徊在已黑了的南京街头,有的拥向江边……而有的却还在为一场已被放弃了的战斗流血……
光华门的通信已中断,易安华、陈颐鼎和谢承瑞所部还在与占据了几所院落的日军激战。
“……易旅长……倪国鼎主任阵亡了!”一个排长带着哭腔跑到易安华面前,“我们营长腿也炸断了,几个连长全都……”
“你带你们营剩下的弟兄们把鬼子围死,我马上带人去增援!”
正如谢承瑞推测的,进城的很明显是日军的精锐。剩下的二三十个人占据了四座院落,疲惫的华夏士兵只拿下了两座,却已阵亡了两名营长、三十多名连以下干部、战士和参谋主任倪国鼎。
等易安华带人肃清了第三座民居的日军,赶到最后一座被鬼子据守院落的时候,八十七师副师长陈颐鼎正指挥着士兵们向院子里冲。
“陈副师长,你还是快回防区吧?这头十个鬼子我们能收拾!”易安华还没走到跟前就大声道。
“刚才里面还有鬼子用华夏话对我们劝降呢——我想抓几个俘虏,要不早就把院子炸平了。”陈颐鼎用手朝院里一指,“鬼子的弹药差不多了,过一会儿肯定要拼刺刀。我已经让三十多个善于拼刺的弟兄们准备好了,待会儿多抓几个活的!”
易安华笑道:“陈副师长,你把这三十多个弟兄,还有院子里的‘俘虏放心交给我吧!”
“哈哈……好!那我就先走了。捉住鬼子,一人一半——你可不能捡现成的独吞了哦?”看着陈颐鼎走了,易安华道:“别冲了!对里面喊话,一齐喊——就三个字‘快投降!”
“……快投降!快投降!快投降!……”士兵们一起扯开嗓子大叫。
“团长,他们干吗呢?”听到喊声,刘峰踮起脚张望着问道。
“易旅长也会玩心理战。”靠坐在机枪掩体边的谢承瑞笑了笑道,“李营长,带几个弟兄去看看易旅长那儿缺不缺人手。”
“是!”李卫华向虎三彪一挥手,带着几个士兵顺街道跑去。
“我们投降。”屋子里用刺刀挑出一件白衬衣,不停地摆动着,五六个已脱了八十八师军服的日军举着枪走到了院子中间。
“缴枪不杀!”“缴枪不杀!”房顶和墙头一片黑洞洞的枪口指向院子中间的日军。
“我们要见你们的长官。”带头的一个精瘦的日军用带东北口音的华夏话喊道。一群士兵冲了过来,把几个日军围在中间。一个士兵喝问道:“你是鬼子,还是汉奸?”易安华走过来向屋里一挥手,十几个士兵冲进屋去。
“这是我们旅长,想交代什么?就说吧!”
“旅长?太好了!想不到我们能见到个旅长!”那几名日军突然向易安华狂叫着扑来——“手雷!”士兵们一下丢掉枪扑向那几名日军,用身体死死地压住——“轰、轰、轰……”藏在日军身上的手雷爆炸了,易安华也和身边的士兵一起在爆炸声中倒下了。
谢承瑞的眼眶湿润了……<
第542章 隆隆的枪炮声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