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华举着望眼镜,向南岸观察。
此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跃进望眼镜之中。
只见,自己的哥哥正拿着大刀,与几个鬼子奋力的搏杀着。
李卫华急忙放下望眼镜,跳上竹筏。
虎三彪喊道:“营长,你疯了。”
李卫华道:“部队交给你了,我哥哥李卫东还在江北。”
说完,李卫华撑着竹筏向江北划去。
虎三彪张大嘴巴,自言自语道:“李卫东,是你哥哥.……”
反应过来的虎三彪立即跳入江中,向李卫华追去。
李卫东与梁重,杀了几个鬼子之后,躲在一块大石头后用驳壳手枪与鬼子对射着。
鬼子的歪把子机枪,压制的李卫东有些抬不起头。
“嘭!”
这时,从江面上射出一发子弹,击中了鬼子的机枪手。
李卫东和梁重,借机站了起来,四把手枪,疯狂的向鬼子怒射。
几分钟后,地下留下七八具鬼子的尸体。
李卫华大声喊道:“大哥。”
李卫东抱住李卫华道:“好弟弟,好样的。”
李卫华道:“哥,你为什么还在江北。”
李卫东道:“我要在鬼子肚子里翻几个跟头。”
李卫华道:“这也太危险了。”
梁重道:“你们兄弟一个脾气,你这个做弟弟的,杀鬼子上瘾,将军在你屁股后面给你擦屁股,你硬是没发觉。”
李卫华道:“我说鬼子怎么没追上来呢。”
兄弟二人兵和一处,又杀回城里。
日军虽然从几处城墙缺口攻了进来,但巷战中没有了飞机大炮的掩护,便没了优势,与国.军士兵交火就占不了多少便宜了。国.军里不乏勇敢的战士,华夏门、光华门、中山门一带成百上千的华夏士兵在长官战死无人指挥一片混乱的情况下,自发地抵抗着,用自己的身躯阻挡敌人,慷慨赴死在所不辞。
李卫东和李卫华随着部队沿洪武路、长乐路向夫子庙方向追击着日军。看着迎着日军弹雨前赴后继的士兵,李卫东感慨万端:“败时如流水如山倒,战时如雄狮如猛汉。”
李卫华不解问道:“这几天和这些士兵在一起,真是不明白,这样无畏的军队怎么会打败仗?从卢沟桥事变到现在才短短5个月就让敌人打到了我们的首都。”
李卫东叹道:“不怕人少,就怕人多,家大有内讧,国大如散沙。”
李卫华看着眼前的夫子庙也叹道:“可惜这‘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了。”
此时冲进来的日军大部虽已肃清消灭,小部退出城外,守军又失而复得封住了缺口,但在夫子庙附近的平江府路一个贡院号舍里还是有机枪向外扫射着。
贡院是明清时期举办秋试之处,当年有二万多间供考试用的号舍。民.国时期拆了不少,但一些规模大的完整的贡院号舍还是留了下来,基本格局与四合院相似,比四合院稍大一些。
这里有一小股战斗力不弱的日军,由于占据了有利地形,疯狂地坚守着,想等到城外的同伙攻进来。贡院周围牺牲了很多国.军士兵,散落着被日军击毁的吉普车、卡车。
总体形势很危急,日军在南京的东、南、西三面的城门外发起了全面进攻,卫戍区司令部的指挥系统已乱了套,城内城外失去了配合,形势于我方不利,面前的这股日军要尽快解决掉。
占据这个贡院号舍的日军非常狡猾和顽强。这一带是秦淮河风景区,没有高层建筑,他们在房顶上设有三四挺机枪居高临下,再把大门顶得严严的,然后在三面临街的院墙和厢房墙上砸开几个枪眼,轻易不开枪,开枪就伤人。国.军士兵们三五成群地冲过去都倒在他们的枪下,日军的火力控制范围也远超过手榴弹的投掷距离。周围几个建制的国.军都拿这股日军没办法。
李卫东上前简短地吩咐了一下,然后和李卫华穿上了刚打死的日军士兵服装,戴上日军钢盔,仓皇地向贡院跑去。李卫东左右手各提着一把压满子弹的手枪,李卫华兜里揣着日造九七甜瓜手雷,腰里别把刺刀,手里倒提着一挺看上去打光子弹的轻机枪。李卫东边跑边用日语喊着:“这边的掩护——这边的掩护——门的快快打开——”后面射来的子弹纷纷打在他身边的地上。
贡院里的日军急忙向李卫东和李卫华的身后猛烈地开起火来,大门也欠了一条缝。李卫东和李卫华“精疲力尽”地摇晃着身体跑了进去。
按照李卫东事先的吩咐,李卫华“累得”一头扎到在地,闭着眼喘着粗气,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轻机枪的枪口对着大门一侧向外打枪的一排日军的后背。
一个日军小队长站在正房门里,紧紧盯着摇摇欲坠的李卫东。没等他问话,李卫东咆哮起来:“我的战友,我们一个小队,都完了!”然后喊着一个个战友的名字,向屋里晃了进去。外面的枪声越来越激烈,手榴弹尽管投不到院子里,也四下隆隆地爆炸着,掩护李卫东和李卫华在里面的行动。院子里的日军马上把注意力放到了外面。
日军小队长没再去注意“为失去战友疯狂的”李卫东,举着一把指挥刀狂喊着:“这把刀是今天早晨朝香宫鸠彦亲王御赐给我们敢死队的皇刀,我们大日本皇军的敢死队,要为天皇陛下而战!为朝香宫司令官而战!”日兵参差不齐地应合着。
李卫东这时看清了院里的情况,正房和东西厢房的窗户都打得粉碎,正房的厅里有六七名日军军官,有名中尉中队长,还有两名少尉小队长。两侧的厢房里也都有满满的日军士兵,屋顶上也卧满了士兵。看来足有两个小队,近百名日军。
进入正房后,他没有耽搁时间,蹲在一个墙角后便开了火。只见他双枪一扬,一串点射,先是中队长,然后屋里的军官接连在枪下翻倒,全部毙命。与此同时,李卫华掏出手雷,先是向东西厢房的房顶各扔了一颗手雷,然后又向正房的屋顶扔了一颗,之后急忙闪进正房把机枪架了起来。随着三声爆炸,李卫华手里的机枪也开始猛烈地向院子里扫射着,割麦子般扫倒了正门的日军,然后枪口扫向东厢房的窗口,这时李卫东换了两只手枪也扫向了西厢房窗口和门口。日军房顶的火力顿时哑了,接着三面院墙向外喷射的火力也停止了。四处的国.军士兵冲了上来,在东西厢房开的枪口塞进了手榴弹。李卫华端着机枪边打边跑过去开大门,国.军士兵涌了进来,一场肉搏战开始了。
一股日军弄清楚是刚跑进来的两个人做的内应,恨得咬牙切齿不顾一切地向正房冲过来,这时正房里只有李卫东一人。李卫东短枪齐发,但距离太近虽然打倒了大部分,还是有3个日兵像疯狗一样扑到身前,恰恰这时子弹也打完了,李卫东只好把两只手枪狠狠砸向日兵。日兵被砸得头破血流,但动作一点没有延缓,三把刺刀同时刺了过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跑回来的李卫华出手了,他想都没想就把机枪砸向其中的一个日兵,接着向前侧方一个跃步,接连抖手,把李卫东教给他的钢针技法,使了出去,两枚石头击中了前面两名日兵的太阳穴。
被击中的两个日兵被打晕了晃了一下,倒了下去。
李卫华的功夫比不上李卫东,在说又不是钢针,能打得准不一定认得穴,能打着穴不一定能打得倒,人挨了一枪都不一定倒呢。
但日兵晕了这一下就给了李卫东救命的宝贵时间,他从腰里闪电般地拔出一只小手枪,砰砰两声脱离了危险,接着又补了被李卫华机枪砸中腰眼的日兵一枪,回头看看李卫华想说点什么感谢的话,看李卫华没事一样在低头找打出去的雨花石,李卫东只好话到嘴边变成了:“这3个鬼子算你帐上了。”
后来日军曾向国际组织抗议过,说华夏军队化装成两名日兵混入日军,里应外合打死一百多名皇军敢死队勇士,被一些西方媒体嘲讽道:你都打到人家的家里了,就不能怪人家想方设法不择手段的反击了。
这场局部战斗结束了,国.军迅速散去。李卫东看着满院子里丢弃的武器,拉了忙着统计打死日军人数的李卫华一把,问道:“这附近有藏枪的地方没有?”
李卫华把雨花石揣到兜里想了下:“有,出去不远在长乐路和江宁路的十字路口有‘金陵十二钗的‘惜春阁。”
两人迅速地把日军军官血迹少的军服扒下来,李卫东看着日军中队长的军牌说:“怪不得他们这么顽强,是日军第9师团,日军最有战斗力的3个师团之一。他是36联队的,大尉胁板次一郎。”
李卫华脱着军官的皮靴说:“真是小日本,个子都这么矮,脚也这么小。奇怪他们的大脚趾和其他脚趾怎么分这么宽?”
李卫东看了下说:“那是他们当兵以前在家趿拉木屐拖鞋撑的。以后你可以凭这点区别我们和鬼子。”
接着李卫东拾起那把朝香宫鸠彦司令官御赐的皇刀,恨恨地说:“这个裕仁天皇把他的表叔都送战场上来了,看来他是战地指挥官了,还用狗屁皇刀来鼓舞士气。”
他们把手枪和子弹收集在一起。李卫东看着几挺机枪和几十只步枪散落在院里,急忙走了出去,不一会开回来一辆叮当作响的吉普车停在门口,里面一堆国.军的军装。迎着李卫华惊喜的目光,李卫东踢了轮胎一脚说:“其实车没坏,只是开车的人都阵亡了。”两人急忙向车上装上了3挺歪把子机枪和15支三八大盖,然后又在日军尸体身上搜集了20多个手雷和十几对弹匣盒。李卫华最后提上来一大串手枪、两把指挥刀和一堆军官军服。
“惜春阁”的洞口很巧妙,也得用钥匙才能打开,而钥匙孔不知就里的人很难找到。李卫华边开门边介绍说:“‘金陵十二钗的其他洞口都设置跟这个一样巧妙,外面的人没有钥匙进不去,或者有人从里面开门才能进去。”
李卫东惊诧这洞的设置,是个“z”形的洞,通风防毒、防炸防水,有电灯、电话还有自来水,储备着几十袋大米和面粉。洞两侧的洞舍里是上下床铺,都有备用的煤油灯。让李卫东最满意的是防卫功能,进来就是一个直角弯,很有一夫当关的感觉,而且两个通往外面的出口掩藏得很好,分别在室内和院内。
李卫华看到李卫东夸奖“惜春阁”的功能,高兴地说:“哥知道吗?设计‘金陵十二钗时费了好多功夫,地点也是我帮确定的。有几个洞储存特殊用品,有专门放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有专放汽油的,有放印刷厂设备的……粮食是每个洞都有的,只是武器都没有。”
李卫东走到一个方形的大厅,看看大桌子和后面平整的墙面说:“这是指挥大厅吧?”
李卫华回答:“是的,每个洞都有指挥大厅。‘惜春阁这里有两个厅,在‘z字的两个角上。”
李卫东看着洞内冷色调的设施沉吟着说:“惜春,贾珍的妹妹。其父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着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3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庵为尼。呵,你把她安排在了夫子庙附近,让她读书念经啊?”
李卫华道:“没想到大哥对《红楼梦》里12个女子了如指掌。”
李卫东回道:“能把华夏的古典文化应用在现实中才是最博学的。看来,你除了太虚幻境‘薄命司里的正册‘金陵十二钗外,还有副册‘十二钗吧,上午那个‘珠江宝琴洞就是吧?”
“一语道破多少玄机。等进下个洞我先让你来猜名。”李卫华接着叹道,“我们团原来就守卫在这里,知道这些‘金陵十二钗军用战备洞的可能只有我了。这些洞的电话号码也在我这儿,都是民用住宅电话。”
李卫东高兴得一拍掌:“好啊,这些洞应该在我们手里发挥作用,我们干脆就把每个洞都放上武器。”
出了“惜春阁”军用战备洞,他们没再去城墙守城,两人开着吉普车以最快的速度和效率在城内四处收集各种武器藏在附近的防空洞和“金陵十二钗”里。在国际安全区内藏武器时他们犹豫了一下,是不是要遵守安全区没有军事设施的约定,后来他们约定如果日本人尊重安全区就不动用这些武器。李卫华把这些地点藏的武器数量记在随身的小本子上。一路上,他们不断督促着遇到的国.军士兵撤离安全区。
刚过5点,无数军民涌向了下关,那里人声鼎沸枪声阵阵。日军飞机自由在天空施着*威,投下大批炸弹,既没有遇到高射炮火的阻挡,也没有华夏飞机的拦截。
12月12日夜的南京城,响了一天的激烈的枪炮声渐渐稀落,漆黑的夜空不时闪过一串红红绿绿的信号弹,这是城里的日军特工们在为敌机指示轰炸的目标。几处大火在城内熊熊燃烧着,与城外紫金山上的大火遥相呼应,压抑的空气仿佛预示着灾难的即将降临。
这种安静使李卫东和李卫华越发感觉到了危险的迫近,他们加快了收藏武器的动作。到了夜半,已经在城内藏了15处武器点。包括明故宫旁的“元春宫”、鼓楼的“熙凤堂”、八字山的“巧姐房”、清凉山公园的“迎春苑”、乌龙潭的“可卿坊”、新街口的“宝钗府”、五台山的“黛玉园”、朝天宫的“妙玉斋”等,藏起了300多条各种枪械足有近一个营的武器装
第547章 李氏双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