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52章 03 宋家外传(三)[1/2页]

抗战之浴血大兵 秋一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每一位多愁善感的女人,每一位身处孤独中的女人,在回忆的时候,总不会忘记回忆自己的初恋,更何况,此时蒋夫人深处李卫东这样一个男人为她营造了一个浪漫的白天之后,又把她抛进了一个孤独的夜晚之中。
      很多人把少男少女的相互爱慕之情叫“早恋”,其实这是一个尴尬的字眼,因为它不科学。少男少女的爱慕之情应该叫初恋。初恋是无可非议的,初恋是人生第一朵绽开的鲜花,如初升的朝阳一样美好。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平心而论,谁没有过少年时初恋的美好回忆?
      初恋是刻骨铭心的,是单纯的爱,纯洁的爱。有人会为初恋去力争到底,有人是迫不得已地离开。初恋是每个人放不下的感情。初恋时常是一个人最美好的遗憾。
      蒋夫人的初恋也是这样,他的名字叫刘纪文,国民d政要,字兆铭,祖籍广东顺德,生于东莞县横沥镇下车岗村,家境清贫。
      1910年加入同盟会。后留学日本,加入华夏gmd,任总务部干事。1917年回国。历任陆军军需处处长、现任南京特别市市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姐和二姐先后学成归国。继续留学攻读的蒋夫人,主要依靠也在美国读书的胞兄宋子文照顾。
      课余之暇,宋子文常到市郊蒋夫人的学校去玩。他实际上已成了蒋夫人的保护神和监护人。
      当年蒋夫人住在伍德楼,每个周六晚上,宋子文都准确无误地出现在这栋洋楼的台阶上。每当听到哥哥的皮鞋声,蒋夫人总是迎上前去,兄妹情谊尽在不言之中。久而久之,蒋夫人也通过哥哥的关系,认识了当时不少在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的华夏留学生。作为异国求学的莘莘学子,当年他们以“华夏民族”四个字牵线结情,爱情、友情也在此时萌生出来。
      1914年夏季的一个周日,在哈佛大学图书馆门前。蒋夫人正在图书馆门前的台阶上等哥哥出来接她,迎面走过来一位风度翩翩的华夏留学生。此人是宋子文班上的同学,长得一表人才,且气质非凡,名字叫做刘纪文。若是说,这刘纪文和李卫东有什么联系的话,那么,身高,气质,和出色的相貌,几乎在一个档次,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初认识刘纪文的时候,这个刘纪文,也曾经叫过蒋夫人“干娘”。
      两个人在图书馆门口邂逅,蒋夫人亭亭玉立,体态丰满、妩媚动人,刘纪文心中一动,脸腾地红了起来。
      “同学,你在等你哥哥吧?”刘纪文手里拿着一份时髦杂志,凑上前来对蒋夫人搭话问道。
      此时蒋夫人偷偷地打量了一眼面前的这位青年,他颀长的身材,白晰的脸上洋溢着一股青年男子常有的英俊之气,仿佛雕塑家手上的那个“大卫”。说句实话,随着蒋夫人逐渐长大成人之后,她留心注意的男孩子也不算少了,但往往都如过眼云烟一般。而眼前这位风流潇洒的英俊青年,不知怎么竟一下叫她产生了“白马王子”的遐想。
      蒋夫人望着刘纪文,一时便楞在了一边,并没有答话,刘纪文也红着脸,不敢在追问什么。
      “妹妹,他是我的同学叫刘纪文!”正在两个人尴尬之时,宋子文走过来介绍道。
      说完之后,宋子文摸了摸此时也小脸通红的蒋夫人的脑袋。
      刘纪文很有礼貌地握了一下蒋夫人纤细的手,蒋夫人却像触电似的把手抽了回来,脸也臊红了,心在怦怦地跳,但却跳得很甜蜜。她在心中道,这本来是很平常的呀。今天怎么了?真是活见鬼了。
      宋子文也很希望蒋夫人和自己的同学刘纪文在一起,他继续打破尴尬道:“纪文,你不是也懂音律吗,正好,我妹子也喜欢音乐,我们去音乐教室玩玩。”
      蒋夫人掉转头,用迷人的眼睛望着刘纪文,腼腆地一笑。刘纪文不禁暗暗惊叹:太美了,太美了,简直仙女下凡,简直就是东方的公主。心里话不敢说出来,却也慌了他的神,他随口说道:“和你相见,是命运给我最好的安排,那我就听小妹的一曲,命运交响曲吧。”
      “那是小提琴才能演奏的乐章,这里只有钢琴。”蒋夫人笑道,然后她手指在钢琴上,演奏了一首,爱情的曲子。
      分别的时候,刘纪文没有再同蒋夫人握手,而是深深地鞠了一躬,逗得蒋夫人格格直笑。蒋夫人当时摇摇手随哥哥宋子文走了,留下一个迷人的背影。
      几天后,在伍德楼蒋夫人的宿舍。宋子文在与蒋夫人交谈家事。
      “知道吗,二姐要结婚了,我们的姐夫是孙先生。”宋子文道。
      “哥,你开什么玩笑啊,孙先生是我们的叔叔。”蒋夫人惊讶道。
      “你怎么和爸爸妈妈一个态度啊

第652章 03 宋家外传(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