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看见在一座很大的老式房屋的门前,立着位略矮的温雅妇人,蒋光头忙向她介绍说,她就是原配毛福梅。陈洁如见过她,快快梳洗一下,换上较为正式的服装,去祭拜仪式。
1922年,正当蒋、陈在溪口度蜜月的时候,蒋光头接到孙先生要他速返广州的电报。陈洁如含泪向毛福梅道别,和蒋光头乘船去上海。在上海,陈洁如第一次见到蒋经国。因此,蒋经国称陈洁如为“上海妈妈”。蒋经国十多岁和蒋纬国一起到上海,先后就读于万竹小学和浦东中学,陈洁如对蒋经国特别钟爱,视同己出。蒋纬国有时也去陈氏住处,称她为“庶母”。在这以后的几年中,每逢蒋光头从广州回到家乡时,总是带着陈洁如。她同时以秘书的身份,随侍左右。毛福梅以不变应万变,对陈洁如也十分礼让。
陈洁如是个知书识礼的人,对毛福梅很尊敬,对孩子也很疼爱,不时买些衣物玩具馈送。于是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位陈家姆妈。1923年2月18日,蒋光头接到孙先生从香港发来任命他为大元帅府行营参谋长的函件,于4月20日抵广州,同年8月14日,蒋光头率团去苏联访问,蒋本来极力劝陈陪他去,因陈拒绝去苏联,蒋只好写信倾诉衷情。蒋回国后回奉化写出访报告,翌年就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这时,蒋、陈才有一个安定的家。毛氏和姚氏都在冷宫,而陈洁如独享夫人的风光。
早在蒋、陈打得火热之际,蒋“在国父宅中”,认识了蒋夫人,得陇望蜀,心猿意马,见异思迁,当时早有人责蒋“好色”。用华夏的道德标准去衡量,蒋光头的行为不仅确乎为道学先生所鄙夷,也为普通老百姓所不齿。
然而,蒋为宋倾倒,并非因姿色迷人那么简单。蒋、宋联姻的原因,蒋光头主要出于政治的动机。蒋光头为了达到稳住陈洁如,不让她干扰自己大事的苦心,在1926年的夏季曾在孔祥熙宅安排“鸽子宴”请陈洁如和宋家姐妹见面,由宋霭龄吹风,试图让蒋夫人取代陈洁如的地位。
1926年当蒋光头在南昌再度陷入困境之时,宋霭龄为了孔宋利益,向蒋再次献计娶蒋夫人为妻,以争取西方支援。蒋只好将这桩政治婚姻告诉陈洁如,陈洁如差点昏过去,一时说不出话。蒋花言巧语让陈出洋进修5年,回来再说,否则,蒋以死相胁。在蒋的花言巧语下,陈洁如只好表示退让。
陈洁如和蒋光头破裂,是1927年8月,蒋东渡日本前夕。8月1日晨,蒋单独来到陈洁如母亲家,以作告别。蒋让陈与张静江女儿一起坐船去美国。陈洁如开始不答应,蒋苦苦恳求,以5年为限。蒋光头说:“洁如,你必须远去美国,这是宋霭龄的条件之一。洁如,我明知这样做是过分了,但你如留在上海,这个全盘交易就会告吹。你还不了解我的苦心吗?”在陈洁如母亲的斡旋下,蒋光头发誓以5年为限,必定恢复与洁如的婚姻关系,否则天打雷劈,放逐海外,永不回来。就这样,蒋光头为了政治目的,下定决心,和陈洁如一刀两断,好和蒋夫人结为夫妻。
蒋陈婚姻,只有6年时间,大部分岁月在南方的广州度过。他们的关系开始于上海,亦结束于上海。
1927年8月19日,陈洁如在张静江女儿黛瑞莎和海伦陪同下,乘杰克逊总统号轮船去美国。船到日本神户时,日报还登“蒋夫人搭轮赴美”的新闻。
但当轮船航行在太平洋上,无线电广播了上海各报刊载的《蒋中正启事》:“各同志对于中正家事,多有来函质疑者,因未及启蒙复,特此奉告如下———民.国十年,原配毛氏与中正正式离婚。
其他两氏,本无婚约,现在与中正脱离关系。现除家有二子孙,并无妻女。惟传闻失实,易滋淆惑,特此奉复。”陈洁如听后如晴天霹雳,痛不欲生,几次要跳海,均被护送者劝阻。
陈洁如到美国后,许多记者一度尾随,企图挖掘新闻,陈洁如一行以“无可奉告”搪塞。陈洁如与蒋光头离婚后,杜月笙曾送她一笔巨款。因此,她出国后,物质生活不成问题。她完全可以走一般女人的道路,找一个合适的男人,在国外安安稳稳地过上家庭主妇的生活,然而,陈洁如没有走这条路。此后,她终身未再嫁人,以全副精力深造,留美5年多,苦修英文、养蜂和园艺,并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获得硕士学位。
陈洁如和蒋光头没有生育。有一次何香凝与陈洁如同去广州平民医院,遇到一位萧姓侨眷产妇,她前八胎均为女孩,这次第九胎又生女婴,便打算送人。何、陈看到那婴儿后均极喜爱。其后陈洁如征得蒋光头同意,就抱回家来了,取名“陪陪”,既与英语“婴儿”(baby)同音,又希望她能带来一个弟弟做陪伴。“陪陪”后来由蒋光头取名瑶光,蒋光头、陈洁如离婚后,瑶光随其养母改姓陈。
毫无疑问,没有蒋夫人的介入,陈、蒋婚变的可能性就要小得多。有人说,蒋光头向蒋夫人寻求爱情,实际也是向她争取政治支援。蒋光头实际上对前妻陈洁如感情颇深,直至与蒋夫人结婚很久以后;但为了政治的需要,他抛弃了她。
陈洁如最后还是找到两兄弟执笔,由他们打字写成了回忆录的英文稿。这两个人叫李荫生、李时敏,广东人,早年一度为蒋的家庭教师,授英文;蒋发迹后甩弃了他们,两兄弟耿耿于怀;恰好碰上陈洁如急切想写回忆录,他们承揽了这交易。于是,回忆录的赝品写得一团糟,加油添醋,插入了许多俚语和添加剂。贬损了陈洁如的纯贞原貌。而这件事又被蒋侦知,于是又大动干戈,正面由陈立夫出面致函陈洁如告诫;另一面由杜月笙派江一平律师胁迫陈洁如缴出回忆录全稿及有关文件照片等等;然后偿付了25万美元,*陈签字,保证以后永不宣泄蒋隐私。
第662章 13 蒋家外传(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