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章 上兵伐谋(二更)[2/2页]

谍影王牌 万紫千红总是喵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真正的枪。贝丽安在他面前熟练地装好子弹,拨开枪栓,然后命令他,击毙这名盗贼。
      谢明珩错愕了。变故来得太快,他丝毫没有心理准备,像是被当头一棒,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个不小的冲击,也完全偏离了他的设想,一时难以接受眼前的场景。
      脚下被捆绑的盗贼目光惊恐,发出呜呜的呻吟。他是一个穷困潦倒的美国人,很长时间徘徊于往返各国的邮轮上,靠做一些偷鸡摸狗的行当苟活。实际上,当时他在偷谢明珩的东西时,就已经被对方当场抓获,但他撒谎急需要钱回国救助自己重病的家人,以此博得同情。谢明珩相信了,就算他清楚这个人很可能是在骗他,但那时的他依然没有告发这个人。
      谁知兜兜转转两年,他们居然再次见面了,以这样的形式。
      很显然,贝丽安并不是他以为的仅是一位声名赫赫的教授,她远比谢明珩想象中的可怕得多。但是此时此刻谢明珩别无选择,因为贝丽安告诉他,如果他不能用手里的枪解决地上的人,那可就要小心自己和远在大洋对岸的家人的性命了。
      少年的目光中有愤怒,有恐惧,有不甘,有迷茫,但他从始至终冷静自持。贝丽安很满意到这时依旧能保持冷静,没有陷入崩溃的谢明珩。这个十几岁的中国少年是她来到美国的意外之喜。
      十分钟后,昏暗的地下仓库里,凄厉的哀鸣在一声枪响中戛然而止。
      这件事过后不久,谢明珩生了一场大病,病好后就从耶鲁大学完成了学业,对外声称前往德国勃兰登堡继续深造,实际上则是接受贝丽安的安排,参加极其残酷严苛的军事特训。
      直到谢明珩结束了长达7个月的勃兰登堡特训后,再回想当时初遇时,贝丽安的眼神、举止,他才恍然,自己从一开始就投错了投名状,那个时候的自己在对方眼里,是多么幼稚且不自量力,可笑得像个小丑。
      这个女人在三年里教会了他很多,也改变了他很多。
      她是谢明珩的第一位老师,她也驱使谢明珩不断往一个极端的方向发展,各种残酷的手段和难以忍受的压力都在逼迫他成为她手中的一柄利刃,但是只有谢明珩自己心里清楚,或许他永远都不是贝丽安的对手,或许他将永远活在这个女人的阴影下,但是自己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只有他自己能够决定。
      后来,他悄悄找到了那个盗贼的墓地,在他的墓前放了一支白菊。
      他只是表面上和贝丽安越来越像了,而那个女人永远都不会得逞,他一定不能成为让自己都憎恶的人。
      现在,贝丽安要来中国了,谢明珩不知道她将以什么身份到来,又有什么目的,他们彼此看不透对方,这让谢明珩产生了久违的不安感。
      晚风吹得他偏头疼,谢明珩不愿纠结在回忆里,重新整理思绪,他把窗子的插销插上,划开一根火柴,静静地看纸条在火舌下燃成灰烬。
      手边还有另外两封信,其中一封谢明珩十分熟悉,因为军校毕业前一周,他才刚刚寄出去,走的是大使馆的密函通道,先寄到美国,这样任何人都会以为这封信的初始寄件地址就是美国,这时再以“近卫英志”的署名作为寄件方,发往日本东京,只是收件人一直没有签收,如今又原封不动地退回到了谢明珩手上。
      而另一封信就更有意思了,寄件地址竟然是辽宁旅顺,寄往美国耶鲁大学,收件人写的是近卫英志。
      从这两封信很容易就能看出,本该在东京的收件人如今已经来到中国,且因为某种原因,没能及时通知远在美国的“近卫英志”,如今慰问的信件珊珊来迟,又通过美国大使馆的渠道转到了谢明珩这儿。
      寄来的这封信笺一如既往的精致,和谢明珩当时设计试探中孝山野的那一封是同样的风格,打开看,信上的字迹一般,但是十分工整,想必是写信的人虽然书法平平无奇,但却由于重视收信的人,因此态度非常端正。
      只见直式的书写格式,前文便是一句“????暑中见舞い(敬启者暑期问候)”,然后是一大段亲切问候对方近期生活和学业是否顺利的话语,以及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谢明珩快速扫过,然后看到信上对方介绍近况的那部分,首先依旧是表达自己的歉意,没能及时告知自己的去向,然后对方提到自己已经在今年四月份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编入了关东军守备队,前往中国,目前正在辽宁旅顺口驻守,并安慰对方不必担心,自己一切安好。
      信件末尾署名:栖川佑介。
      信封里还有几张照片,谢明珩倒出来一看,分别是三张旅顺的风景照,和一张全身照。照片上是一名穿着日本陆军军服的青年,青年身材高壮,五官硬朗,剃着板寸头,戴着军帽,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谢明珩支起下巴,面无表情地将信反复看了好几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时突然门外传来锅碗瓢盆乒乒乓乓的响动,和隔壁院子的租客随之而来的骂声。

第29章 上兵伐谋(二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