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贺兰山的岩羊(三)[2/2页]

狼王黑点 胡涂2018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始大幅度地下降。悬崖下的那具尸体,就是岩羊在攀爬陡崖时,不小心摔死的。
      没有了掠食者,岩羊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开始大量繁殖,数量一直在攀升,结果造成草不够吃,它们只得采用人立姿势,去吃低处的树叶,低处的树叶吃完以后,胆大的公羊就开始爬上树,去吃高处的树叶。
      没有了共同的天敌,公羊之间内斗,显得更加频繁了,为了争夺树叶,两只公羊即便在树上,也常常发生争斗,结果往往两败俱伤,这就是山榆树上和树下两只岩羊死亡的原因所在。
      没有了狼和胡兀鹫这些清道夫,连岩羊的尸体,也没有动物及时来处理,结果就腐烂了。
      此时,大家又开始怀念当年,只有岩羊还远远不够,有狼、岩羊、猞猁、胡兀鹫的贺兰山,这才是一个完整的生物链。
      我听了这些解释,还是不太相信,莫非普氏当的的记载,不是真实的?
      为了验证普氏当年的记载,我又到青海湖的南面,去观察没有受到保护,仍然栖息在悬崖边的岩羊。
      这一次,我终于见识了普氏当年的真实记载,青海湖边的岩羊,由于一直受雪豹、猞猁和胡兀鹫等掠食者的威胁,它们的身形依然矫健,依然可以在悬崖上健步如飞。
      回来的路上,我终于明白了,贺兰山的狼、猞猁和胡兀鹫,相当于岩羊的健身和生存教练,它们采用最残酷的末位淘汰制,将身体羸弱的岩羊,全部吃掉了,幸存者只能是最强壮的岩羊。
      想到这里,我不禁试问:在狼、猞猁和胡兀鹫缺失的贺兰山,曾经飞奔在悬崖上的岩羊,它们安乐的后代,到底还能走多远?

贺兰山的岩羊(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