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家都愿意来县衙干活,大户人家想要招到合适的人,就必须提高劳动报酬。
      比如一个修房子的木工,以前的工钱是一天十文,但只干十天,之后又要开始找工作,有空窗期。
      但是到县衙干活,一干就是一个月,非常稳定,还提供吃住。
      虽然睡的是草棚子,但胜在有纪律啊。
      大户人家可不会给你睡草棚子,干完活的人,只能回家第二天一早再来。
      要是离家远的,就三五几个找个墙角凑合。
      给大户人家干活,哪有给县令干活香。
      可是大户人家总得修房子,补墙,起新居。
      原来的价格已经招不到合适的人,没办法,只能提高劳动报酬,才有人愿意去做。
      无形之中,唐悠悠就提高了百姓的打工收入。
      来福县的人多了,服务业也被带动起来。
      卖开水的,卖小吃的,帮忙洗衣服的,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挣钱,非常热闹。
      现在每天负责打碎石片的工人都有上百人。
      “合适的碾碎工具始终没有找到,只能用敲打的方式得到碎石。”
      对此,乔震也没招了。
      “那就先这样干。”
      只是修路的成本略高了些,但毕竟还有大户的资金撑着,没问题。
      自从小黑山的煤矿被发现,乔震小范围公布后,来福县的大户纷纷主动上门。
      “乔大人,您又是修桥又是铺路,花钱的地方可多了,我愿意出五千斤粮食,帮助咱们县努力发展。”
      “我出八百两银子,一千斤粮食。。”
      “我出六千斤粮食,一百匹布。”
      乔震当然是笑呵呵收下,然后“邀请”大户们根据各自的份额,签下共同发展协议。
      要是赚了,大家一起赚。要是赔了,你们的钱打水漂与本官无关啊。
      大户:……
      当然,赔钱是不可能赔钱的。
      大户哪个都不是傻子,都偷偷去看过小黑山的情况。
      那叫一个热火朝天,怎么可能赔钱。
      乔震也顺水推舟让所有大户一家领了一个煤炉子,一百只蜂窝炭。
      大户:乔大人真“大方”。
      哪个大户不是有好几个分支。这点东西怎么够啊。
      不够咋办,当然自己买,还指望乔震发,没门。
      自此,乔震在大户心中又得了个“抠门县太爷”的称号。
      五月三日,唐悠悠和杨素素共同主持建立的“德慧”女医馆正式开张。
      门头“德慧”二字旁边还挂了一幅白底红十字画。
      大家也看不懂什么意思,唐悠悠解释,“白色代表圣洁,红色代表生命。”
      红十字虽然起源于欧洲,但它的图案显眼好记,全世界通用。
      坐馆的女医除了杨素素还有两个,一个是三十来岁,擅长骨科的周清周大夫,另一个是擅长心肺内科的谢寒梅谢大夫。
      两人都是杨素素外出游历遇到的医德双全的女医高手。
      只是二人因为各种原因,至今都是单身。
      谢寒梅收养了几个没人要的女孩子,孩子们跟着她一起来医馆。
      唐悠悠对她们愿意来坐诊非常感谢,和杨素素商量后,给两人分别租了一处小院。

第235章 医馆开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