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想要看着他们毁灭。
“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
这样的道理,自古有之,并不是今日才有的。
同理,在顾家这件事里,更多的人在冷眼旁观,在等着顾家有什么下场。
不过没有多少人能看到这后面的本质吧。
这些暂且按下不提,明白人都明白,这一次的事,就算是顾家真的有错,顾家真的瞒报少交了税,顾家也不会有大损伤,根本不会伤到顾家的根本。
但是在这个过程之中,在长安的顾家的兄弟姐妹们可要受罪了。
就算顾家家大业大,根基深厚,不管经历什么,都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坍塌。
但是不管顾家如何势大,在当年和慕氏定下的约定之中,写的清清楚楚,三大世家要遵循大楚国律令。
所以尽管慕帝不敢对顾家有什么大动作,但明面上该有的程序却是一个都不能少。
既然是户部揭开的这件事,那么这件事就绝对不可能瞒下来,就必须让刑部来审理此事。
是了,之前的案子阴差阳错地交到了大理寺手上,现在却是不能了,顾初安是大理寺卿,大理寺的最高掌权者,现在户部揭发的是他同族兄弟,都是顾家的嫡系子弟,顾初安自然是不能再掺和到这件事里。
而慕帝直接让顾初安赋闲在家,连朝都不要去上了。
顾初安虽然很焦虑,可是他也没有办法,现在慕帝亲自下旨,让他在家里好好待着,他也只能听慕帝的话。
顾临安已经被关押入狱了,这才是让顾初安觉得心烦意乱的。
顾临安刚从西北回来,他发现自己的房间被人动过之后,顾淳查看之后发现整个顾家只有顾临安的院子被人动过了。
那个时候顾临安就发现不对劲了,他那个时候就猜到这一次的阴谋是冲着他顾临安来的。
果然,没过多久,户部就突然上了一道奏章,说他做假账,瞒报税赋。
并且呈上了账本,以及一些人所谓的口供。
这也勉强算得上是“证据确凿”了。
慕帝那边打眼一看,似乎却是不对劲,随即给刑部下令,让刑部来做这件事。
慕帝的意思其实是想自己来审,可是按着大楚国律法,他现在还不是他亲自审理的时候。
可能会疑惑,慕帝这么任性妄为的人,也有这么一天?会被这什么律令给束缚了?
那可是不是?
这一次可是高承晦亲自出手,先是让户部去揭发顾临安,呈上顾家的一系列“罪证罪人”,然后再利用百官向慕帝施压,让慕帝不得不把这件事交给刑部来处理。
这一次高承晦算得上是下血本了。
拿他手里剩下不多的势力户部,来打压顾家。
然后他再利用现在刑部来把这个案子做死。
与此同时,用他在朝廷的势力,来迫使慕帝把这件事交给刑部来做,让慕帝暂时无法直接审理此事。
第347章顾家出事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