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回 水火既济,众谋之殇(1)[1/2页]

封商 风烛残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六十四卦:水火既济
      离火为下,坎水为上。
      六爻:阳阴阳(离),阴阳阴(坎)
      象辞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文王曰: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后世曰:水上火下,水浇火熄。盛极必衰,有备无患。
      上六爻变。
      风火家人:离火为下,巽风为上。
      上爻阴变阳:阳阴阳(离),阴阳阳(巽)
      象辞曰:濡其首厉,何可久也。
      文王曰:上六。濡其首,厉。
      后世曰:小人侵扰,刚过则折。涉水过河,水拍其头。
      ......
      骊戎氏大着肚子,随军翻山涉水,奔波千里,又遭遇周人夜袭,一夜的心惊肉跳,动了胎气,如今临盆在即,让戎胥众人一阵手忙脚乱。
      但路野诞子绝非上策,戎胥伯当即下令加紧行军,以最快之速赶往莘国。却不知他这一决定,无意间救了众人。
      联兵前脚进入莘国都城,便有莘人传报,身后有近两千追兵杀入莘地,一路所过的塞次村邑几乎毫无抵抗,便被攻下。当周伯率兵来至莘国都城之下时,已将三路兵车统合,近万之众。
      待见到这等阵势,戎胥伯也是一阵后怕,只觉自己先前太过轻敌,若头一晚周人就以如此兵力夜袭,两族难逃全军覆没的下场。六百联兵也心悸于鬼门关下转了一遭,遂日夜轮流,严阵以待,不敢将城防完全倚仗莘国。
      两方因各自大意,好比大尧王创立的棋弈之戏,黑白纵横,却各出昏招,阴差阳错下,才有了如今莘国对峙的局面。
      幸好莘国乃夏后裔传承,数百年里虽也有兴衰迁移,但始终重视城防,将城墙修得又高又厚,二十余丈,令周兵一时望城兴叹。
      另一个好消息,便是骊戎氏已顺利诞下了一儿一女,母子平安,龙凤之喜。
      戎胥伯也是高兴,亲自给三妹取名?浚?heng),为四弟取名为胜。按宗法,弟弟本该排为三弟,妹妹纵是嫡亲,也不能纳入兄弟之序,但仲牟也不知阿爷与阿娘为何有如此决定。
      如今莘国兵力虽不足五千,但城下的周彭联兵也仅一万,有戎胥伯这等强者和两族精锐,又有坚城可守,本也该算安稳。但自从有莘氏在这东、北、西三面皆有山川之险的地方建城,身周便无强大侯伯威胁,加之自商汤起多代与子姓王族联姻,被称为大商母族之邦,因而久输阵仗。
      城中上到莘伯,下到平民,个个惶恐,信心匮缺。不时有臣子提出和议。唯一忌惮着城中戎胥伯这尊杀神与六百精锐。
      连日来,周人不知疲倦的攻城,虽没有以命换命的强攻,但也已数次突破城头,亏得戎胥伯坐镇,将周将多次逼下城去,无功而返。城墙也在多次损毁与抢筑中饱经磨难。其中凶险,令守城一方更加忧心忡忡。
      莘国也尝试向北方耆国、南方芮国诸国求援,但使者大都被周人截杀,且诸国与周国也多有往来,又被周伯早早祭出替先君报仇的大义,在没有商王征召号令前,也不想开罪强盛的周国,一个个选择作壁上观。
      戎胥牟与大哥来也想参与守城之战,但每每提起,阿娘便以一副哭天抹泪的委屈样子,逼两兄弟留下照顾刚刚降生的弟妹,时不时还道,“?慷?ざ??憬愕茉醯恼

第五回 水火既济,众谋之殇(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