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一一章 理想平均主义[2/2页]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煜煜吃鱼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些钱财分还过去,可是陛下可曾想过如此一来的后果呢?”
      “原先穷惯了,靠种田为生的百姓,如今分得了一笔巨款,加上又是大乱初平,劫后余生,百姓是否还会像以往一样兢兢业业地务农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到时候,要是把整个江西一省的百姓给养懒了,那才是朝廷的祸端啊!”
      “再者陛下可曾想过,如此对待了江西省,又该如何对待其他地区呢?这天下的两京一十三省都是我大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心手背都是肉,陛下如果不一碗水端平,那恐怕会再起祸端!”
      “如果朝廷继续革新,像云贵地区还好,但如果是诸如山东,两京这样的地区呢?就算陛下愿意,当地的官绅勋贵又岂会答应?到时候又该如何收场?所以臣恳请陛下切莫开启如此仁政,另寻良策!”
      听了王守仁的分析,朱厚照也冷静下来了,确实,自己差点就犯了纲领性的错误,到时候可就不是妇人之仁了,而是祸国殃民的弊政啊。
      “还好有你提醒于朕,不然倒真是朕唐突了,那么依你之见,朕该如何呢?”
      “陛下,臣曾到贵州龙场呆过几年,也在京城大省活了许久,见过无数的人,总结出了一个道理,想要马儿跑,就必须让马儿吃草。如今这两京勋贵又一次无偿借兵给陛下平叛,如此善举令人拜服,更是为朝廷节省了不少开支,也为平叛争取了不少时间。”
      “所以臣的建议是,这二千万两银子,先拿出五百万两来作为赏赐,犒劳彼此平叛中出力的各家卫队,大明皇军,以及景光保卫队!以免让将士们寒心!”
      是啊,自己差点把这事给忘了,这群人可不是朝廷的官军,而是自己借来的雇佣军,要是不给钱,估计下次再想动用他们就有些难了。
      看着朱厚照肯定了自己的建议,王守仁又继续开口道:“陛下,与其把银子分发给百姓让他们生活,倒不如直接刺激恢复当地的经济,到时候有了工作的地方,百姓们也不愁没有钱挣了。”
      “对此臣的建议是,拿出八百万两银子,帮助江西各地打造推广自己当地的地方特产,建立作坊,真正的做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最关键的在于,陛下可以下令与江西比邻的各省,例如湖广,福闽等地,与江西建立合作贸易关系,以帮助江西各地恢复经济发展。”
      “最后再拿出剩下的七百万两银子,购买农具,种子,粮食等生活物资,保障各家发放到位,以保障百姓的正常生活,更能提早恢复农业生产,让百姓们自食其力,方为良策!”
      “好!朕当初破格启用你就知道你绝非常人!伯安真乃朕之孔明也!妙!实在是太妙了!”
      “你回去以后将你的建言写下来交给朕,朕回京以后再让内阁核查完善一遍,确定没了问题就立即实施,到时候还望你能带头领导湖广地区好好的帮一帮你们的邻居啊!”
      “另外,朕做主了,凡是本次在叛乱中坍塌的百姓建筑房屋,一律由朝廷出资,工部派人营造恢复。”
      “最后,江西全境免赋三年!凡是援助帮扶过江西的其他省,州,府,县,朕都会派人考察,有实际贡献的免赋一年,重大贡献的免赋两年!”
      如今自己已经重新控制了盐务这块大饼,又即将着手准备开海,这样一来全国两京十三省的赋税就显得可有可无了,说句难听的,那点银子朱厚照还看不上呢,倒不如做点好事,以激励各地伸出援手帮助江西振兴。
      王守仁又一次被朱厚照的阔气给吓到了,纵观历代史书,估计也只有这位说免税就免税的吧,愣在那里只能说句圣明。
      ……
      王守仁走后,朱厚照就让人抬来了整整五百万两银子,又召集了各家勋贵的六万多精锐,大明皇军的两千多人,景光保卫队的四百多人,全部等在账外。
      随后就当着众人的面将整整五百万两银子尽数拆开,这白花花的银子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这群人纷纷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随后还是老规矩,普通士卒一人三十两,小旗四十两,百户五十两,千户七十两,均由豹房亲卫亲自发放赏赐,务必保障银子落在每个人的手中。
      发放完了奖励,朱厚照又自己出资二百万两,赏赐给了诚如胡彪,戚景通,黄云,王守仁之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大明皇军,朱厚照更是毫不吝啬,全军上下多分发五成奖励,均由自己出资,还授予了他们大明朝的官身,准许他们在大明安家落户娶妻生子。
      对于大内义德,更是给出了仅次于胡彪的两千两的赏赐,立马就将整个大明皇军的忠诚度提高了一波。
      做完了一切,朱厚照就下令明日大军开拔,班师回朝,凯旋回京。
      ……未完待续

第二一一章 理想平均主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