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章 人间幸福事[2/2页]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张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会就这么告老。”
      “你为何也这么觉得?”
      许敬宗笑道,“下官与张侍郎英雄所见略同。”
      “咱俩不是啥英雄,别说英雄所见略同了。”
      “你为什么也觉得高士廉不会就此告老?”
      许敬宗先是躬身一礼,“陛下不会让高士廉这么轻易告老,就算是长孙无忌清退了高士廉的势力,在这个关头让高士廉告老,对陛下的名声没好处。”
      卢照邻今日的心情很糟糕,今天的太医署不少大夫都在讨论骊山的事情,骊山招收大夫,一旦收入骊山给的银钱是给太医署的三倍还多。
      据说还有孙神医坐镇,骊山自负盈亏,大夫只要坐在治病就能拿钱。
      又有神医坐镇,还能拿更多的银钱,自然有人心动了。
      相比在太医署混,每日都只是拿这么一些淡薄的月俸。
      李承乾来到太医署,卢照邻赶忙迎接。
      “孤来给母后拿调养的药。”
      “已经准备好了。”太医署的卢照邻递给李承乾一包药材,“温火熬煮一个时辰便可。”
      “孤会亲自给母后熬煮的。”说完这话,李承乾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卢照邻,“孤听闻骊山封地那边在招收大夫?”
      卢照邻躬身行礼道,“下官听说了。”
      李承乾又问道,“孤听说骊山封地那边还给一个叫做养老银钱的规矩,说是只要在骊山做满十年以上,骊山以后给养老?”
      “确实有这么一件事。”
      “这好处还真不少。”
      卢照邻朗声道,“太子殿下放心,太医署不同于外面的那些大夫,治病救人哪能这么看重银钱。”
      李承乾笑着离开。
      太医署的议论已经停下,卢照邻看了看众人,又接着忙自己的事情。
      骊山脚下,村子里今天来了十多个大夫,上官仪拿出准备好的试卷让众医生各自填写。
      这些大夫各自一张桌子,每个人都做题。
      上官仪亲自负责监考。
      孙思邈就在医馆内,还在熬制着金疮药。
      一直到了傍晚时分,考试这才结束。
      上官仪收过这些大夫的作题的答卷,为了不让这些大夫串题,每天给的题目都不一样。
      其中题目包括外伤救治和身体调理,以及一些疑难之症。
      非常考验这些大夫的经验。
      上官仪把今天的考卷收好放入了孙思邈的医馆,“孙神医,今日的考试已经结束了。”
      “答卷就放在那里吧。”孙思邈指了指一旁的桌案。
      熬煮的药味道有些呛人,上官仪不自觉皱了皱眉头,“孙神医,下官回去准备明日的题目了。”
      这熬制的药如此难闻,见孙思邈还尝了一口,上官仪不禁冷汗直流,赶紧离开这里。
      一大锅熬制好的药冷凝之后,包在一张干净的抹布上,一块块小小的金疮药就做好了。
      闻了闻冷凝后的金疮药,和张阳之前的金疮药味道没有区别。
      “没想到如此简单。”孙思邈对自己的成果很满意。
      夜晚的长安城很宁静,李?坐在家中那五颗铁球挂在架子下,让最右边的铁球撞击,就能转动最左边的铁球。
      两边的铁球摇摆着撞着,非常有意思的一幕。
      当同时拿起两边的两颗铁球,撞击最中间的铁球,中间唯一的一颗铁球保持不动,两边的四颗铁球会做着同样的运动。
      不论你拿起一端的几颗铁球,相对运动的铁球数量是不变的。
      在眼前的是一种动能传递的诡异画面。
      李?耐心地数着撞击的次数,直到撞击停止之后,她才记录下试验结果。
      因为很难保证铁球的质量和密度保持一致,导致试验结果并不算很精确。
      李?拿着她自己的小册子记录着,“我觉得应该多用一些铁球来做更多的实验。”
      张阳看着手中的书卷,“我让工部的人多去造一些。”
      李?走来在一旁坐下小声道,“我们一直让工部给我们造东西会不会不太好?”
      张阳低声说着,“这是你父皇允许的,再说了我们的实验成功也给了朝中不少好处,比如说抽水马桶。”
      李?轻声笑着。
      在这方面张阳不会对朝中太客气,该拿就拿,该利用就利用。
      夫妻俩靠在一起坐着,李?安静地帮着张阳打磨一根针头,针头很细,这是用来做外伤缝合用的针头。
      如今大唐做衣服的针头都很粗,做外伤缝合的针头有些特殊,也要细很多,这种手工活只能自己来。
      今天的月色很好,俩人都有些饿了。
      张阳做了两碗酒酿圆子,夫妻俩一边看着星空一边吃着。
      “你好久没有讲故事了。”李?突然问道。
      “我给你讲个红楼的故事吧。”张阳洗着碗。
      “红楼?”
      “那是一个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的故事。”
      看张阳讲述的神情,李?一手托着下巴问道,“听起来是个不美好的故事。”
      这世上大多数的事情都不是美好的。
      张阳讲道,“这个故事里有狠舅奸兄,有不仁不义的子侄,也有知恩图报,舍身为他人的高义,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故事。”
      李?坐在摇椅上安静地听着。
      一个红楼的故事在张阳的讲述下,缓缓展开。
      正讲到宝黛初次见面,李?已经睡着了。
      夜也深了,张阳抱起李?,媳妇似乎有些重了。
      进了她的房间,把她放在床榻上,给她盖上被褥。
      李?翻了个身蜷缩着在被子里,她的眉头舒展,世道不是这么美好,她倒是睡得很安心。
      张阳把家里整理了一番,洗了个澡便早早睡去。
      已经习惯了不去上朝,朝中也没有人来问询,张阳都快忘了自己还是一个礼部侍郎。
      一觉睡到天亮,不用去上朝之后,这种睡眠充足的感觉就让人感觉很幸福。
      (本章完)

第一百九十章 人间幸福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