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章 朱高煦:我摊牌了!我是反腐斗士[1/2页]

五龙同朝 朕闻上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御书房内,寂寂无声。
      因为汉王朱高煦的力挺举荐,顾佐以三十岁的年纪,被超擢为了都察院都御史,正二品的朝堂巨头!
      原本这不符合旧制的行为,金忠等臣子应当规谏天子。
      奈何汉王爷有理有据,舌战群臣,他们一时间也没找到合适的理由。
      不过这个顾佐顾礼卿的确为官刚正,所到之处吏民畏服,是个难得的刚正直臣。
      由他掌握都察院,肃清大行其道的贪腐之风,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金忠黄淮等人心里泛起了嘀咕,汉王举荐顾佐这种直臣上位,对他而言有什么好处?
      诸如顾佐这些刚正直臣,最大的特点便是不畏强权,一心为国。
      你汉王爷就算对我有举荐知遇之恩,那又如何?
      如果你敢违法乱纪,祸国殃民,我顾礼卿照样喷死你!
      既然如此,汉王为何要做这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儿?
      难道说他当真转了性子,开始为国家考虑了?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他可是汉王朱高煦啊!
      朱棣扯了扯胡须,继续冷声道:“除此之外,汉王倒是告诉了朕,一种永乐朝官员贪腐最出名的法子,比起折色火耗和淋尖踢斛更加丧心病狂,令人发指!”
      一众大佬们闻言一愣,有些茫然地看向了朱高煦。
      你这个汉王爷不应该致力于争权夺利吗?
      怎么现在一反常态,一门心思地打击贪腐了?
      朱棣将地方官员为民请命中饱私囊一事娓娓道来,金忠等人听后瞬间面色大变。
      蹇义眉头紧锁,立马追问道:“汉王殿下,敢问可有什么实证?万不可捕风捉影,骇人听闻啊!”
      地方官员,通过报灾,减免税收中饱私囊,百姓上缴的赋税不变,朝廷收到的税收却少了,这是足以动摇大明根基的巨大隐患。
      赋税,是朝廷的根基!
      如果一个王朝不收税,哪来的钱?没有钱怎么治理国家?
      现在竟有官员上下勾结,中饱私囊,巧立名目,愚弄百姓!
      这种现象,一般只会出现在王朝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
      可是现在,是永乐盛世,是他们这些臣僚引以为傲的大治之世!
      汉王朱高煦却是在这个时候,狠狠给了他们一记耳光。
      所以蹇义身为吏部尚书,他必须弄清楚,这到底是汉王朱高煦故意夸大其词,还是原本就有此事!
      朱高煦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随即看向了夏元吉,“老夏头,你还记得在刘观府上搜出了河南赈灾银吧?”
      “你们信不信,从吴中府上也能搜出来河南赈灾银,还有河南道御史、河南按察使等人。”
      “这笔赈灾银,从国库运出到河南,这一路上有没有被剥削暂且不提,但到了河南之后,那就是层层剥削了,京师里的大人物刘观等人拿大头,地方上的按察使、道监察御史再拿一笔,然后就是具体到地方官员……这样层层剥削下来,真正赈济灾民的赈灾金,可能十不存一!”
      朱高煦并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是讲述着事实真相。
      整个都察院都在刘观等人的带领下贪污腐败,没有履行监察百官的职责。
      那地方官员也自然就没了顾忌,想怎么巧立名目搜刮民财,就随着性子胡来。
  &nb

第61章 朱高煦:我摊牌了!我是反腐斗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