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1章 传胪放榜!连中三元陈德遵[1/2页]

五龙同朝 朕闻上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刚蒙蒙亮,东方泛起了鱼肚白。
      于谦同陈循出了酒楼,一路向着紫禁城而去。
      昨日便有人送来了崭新的进士官服,并且告知二人传胪地点正是殿试考场谨身殿。
      传胪,专指科举时代,殿试揭晓唱名的一种仪式。
      殿试公布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布,由阁门承接,传于阶下,卫士齐声传名高呼,谓之传胪。
      于谦此刻喜忧参半,身上穿着崭新的进士袍服,虽然心中很是高兴,但是总觉得很是不得劲。
      不知为何,于廷益有那么一丝不安,他总觉得自己这次殿试,说不定还会吊车尾!
      相比于喜忧参半的于谦,陈循那是既激动又欣喜,整个人有些意气风发。
      与太子爷汉王爷会面之后,陈循基本可以确认,自己已经金榜题名了。
      就是不知,有没有那个运道,创造出连中三元的奇迹传说!
      于谦见好友这么紧张模样,忍不住笑问道:“德遵兄,昨日面见太子爷情况如何?可有把握连中三元,成为大明朝士子第一人?!”
      陈循笑着摇了摇头,自谦道:“什么第一人?黄观连中六元,被誉为‘六首状元,他才是真正的第一人啊!”
      “德遵兄,现在是永乐朝,这话可不兴说啊!”
      于谦没好气地提醒了一句,有些慨叹那位“六首状元”的坎坷仕途。
      所谓六首,便是指的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科举六试!
      而六首状元,即是指这科举六试均为第一名的状元!
      纵观历朝历代,只出了黄观这么一号人物。
      他本应该有着锦绣前程,然而一场靖难之役,直接改变了这位才子的命运。
      当年建文皇帝朱允?筛木芍疲?乒廴斡沂讨校?斡胫匾??伦嘁椤
      还是燕王的当今天子自恃皇叔,态度傲慢,入朝不拜建文皇帝。
      群臣畏其权势,缄口不敢言,唯独黄观当面教训燕王朱棣,致使朱棣怀恨在心。
      而后靖难之役爆发,黄观受命奔走在长江上游督促各地赴援。
      结果燕军大破南军,燕王朱棣直捣黄龙,杀入了帝都紫禁城,下令揭露左班文职奸臣罪状,黄观名列第六。
      黄观获悉金川门失守,燕军大势已成,选择仗义死节,投江而亡。
      虽然皇帝陛下事后不再追究黄观族人的罪责,但是他黄观本人却也成了逆臣代表,什么“六首状元”,那都是不被朝廷认可的。
      想着,于谦笑道:“德遵兄,他黄观是洪武朝的六首状元,你可是咱永乐朝的三首状元,不寒碜!”
      “哈哈,承你吉言吧!”
      二人走到紫禁城午门的时候,东方渐渐有了朦胧的光亮,紫禁城那金黄的琉璃瓦片闪烁出一片金光,满满的都是华丽富贵,帝王气度。
      此刻紫禁城外已经站满了黑压压的一大群人,文武百官各自排班列队,泾渭分明,形成了两个阵营。
      至于陈循于谦这般穿着崭新进士冠服,带着簪花乌纱帽的新进进士,则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站在了一起,排在了文武百官后面。
      一个个新进进士,那都是激动莫名,难以抑制地低声交流着。
      毕竟今日乃是他们的大喜日子,金殿传胪,金榜题名,金科进士……这是他们寒窗苦读十几载,收获成功果实的大喜日子!
      此刻时间尚早,午门未开,所以没有那么严肃。
      一个个新科进士都在边等边聊,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当然,他们讨论得最火热的话题,便是前三甲尤其是状元的归属!
      这其中,因为昨日的小传胪,殿试前十名已经揭晓,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然而因为陈循连中解元会元,所以此刻也成了众人激烈讨论的对象。
      毕竟三元及第这种事情,历朝历代可都不常见啊,那是足以名垂青史的莫大殊荣。
      眼瞅着众人时不时地看向自己,然后低声议论着,陈循顿时尴尬到了极点。
    &nbs

第301章 传胪放榜!连中三元陈德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