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回:狠毒妇计端虎狼药[2/2页]

仙帝养成日记 参茶在杯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年替夫君纳妾,绝不是发了善心。
      甄家这表小姐虽说是个孤女,祖上却是实实在在的大户人家。那几间铺面一个庄子,是她父兄留下来傍身的依靠。便是投奔亲眷,她从头到脚一身行头,金的玉的不说,全然是富户小姐的做派。
      甄家的表小姐没了,她的嫁妆自然一个子儿不落,全进了胡氏的腰包。
      连着拼命生下的孩子甄志祥,一直把胡氏当成生母,尽心尽孝。
      胡氏想再去母留子,显然是因为吃过这甜头。
      四房的这位儿媳妇是他上京赶考时娶的,只说是同窗家的女眷,偏巧榜下捉婿抓了他。
      按照胡氏对京中动态的了解,这能去榜下捉婿的人家,想来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
      娶亲未告家中,只书信一封,在世人看来,算得上大大的不孝。
      那新妇一到家就说有了身孕,只奉过茶,便关在房里再不见人。
      胡氏疑心甄志祥知道了些什么。
      四房娶亲未曾经过她的手,倘若禀到白玉京去,就能参一个“十恶”中不孝的大罪。胡氏捏了把柄,又细细盘点了一番。当年自己做事滴水不漏,自觉没什么疑点。
      对外只说,出门时交代过便宜行事,众人只当她为了家宅安宁,特意替不孝子遮掩。
      只是后来,那新妇在外头张罗,挺着肚子,自己另搭了五进的青砖大瓦房,比甄家本家都气派。
      胡氏见新妇一日日的推脱,不来问安,眼见着是要分家的节奏。
      二十年前那件事在心底压着,胡氏的疑心病一天胜过一天,每每见了官差,总是提心吊胆。
      她自认不是寻常的妇人,此时竟然莫名生出胆气,索性心一横,一不做二不休。
      反正这位儿媳妇从来不提娘家,可见不是什么书香门第,百年世家。
      胡氏那便宜儿媳一副花容月貌,绝不是小门小户能养出来的。加上平日吃穿用度样样不凡,却从不走公中的账,大抵是个商户。
      时人盛行厚嫁之风,商户人家更甚,想来,四房媳妇那儿,也有不少的体己。
      胡氏盘算着,等过个十几二十年,把孙儿往娘家亲戚那儿一塞,对外就说张罗着婚事把钱全用尽了,不过是左手倒右手。
      到时候,就算是老爷子亲自盘点,也绝挑不出她胡氏半点错儿来。
      想到此处,她下了狠心,吩咐婆子们把火盆烧旺些。
      先前怕老四媳妇大出血,自然不敢烧得太旺。现在既然下定了决心,便只盯着小的。
      血水一盆盆地端出来,胡氏捏着念珠老神在在,好像是在为产妇诵经祈福。
      今日她为儿媳妇忙上忙下,这里里外外可都看在眼里。
      “太夫人,生了!生了”
      虽然园子里并无婴儿的啼哭声,可是报喜的丫鬟已经端着盆子飞奔出来。
      孩子刚落地,小病猫子一般气息微弱,浑身肿胀发紫,哭不出声来。
      “生了!”稳婆抱着襁褓在门内喊。
      胡氏追到门口,狠狠跺了跺脚:“怎么没没声儿啊,是男是女?”
      房里的人呼啦啦走了大半,只有接生的王婆子留意产妇受不得风,起身去半掩着窗户。
      随着孩子的降生,风雨渐渐止息了。
      透过薄薄的一层墙纸,可以听见外庭里此起彼伏的道贺:“恭喜太夫人,贺喜太夫人,是,是对龙凤胎。”
      胡氏愣了片刻,两个孩子,两张嘴,若要和其他几房的孩子一般养到成年…
      一个男孩儿或是一个女孩儿,都好处理。
      反倒是龙凤胎这种祥瑞,是要禀报府衙,写进县志的。
      倘若做得太过…
      胡氏已经把儿媳妇的嫁妆看做是囊中之物。女孩儿还可以送去宫里,每月往家里挣十两银子的月例。
      宫中贵人多,规矩多,万一出了什么差错,小姑娘连丧事儿都节省了。
      男孩儿就不一样了,要读书识字科举,光纸笔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更何况,那个当爹的都不是她亲儿子!
      这名义上的孙子若是发达了,未必不能翻出这陈年烂账。
      胡氏使了个眼色,她的陪嫁何妈妈心领神会地进了门。
      第二天早上,云阳城就传遍了。
      本地富户甄员外家四房的媳妇高氏,在夫君葬礼上小产,当晚就死于血山崩。
      可惜了一对龙凤胎,只一个女儿活了下来。
      云销雨霁,漫天云霞背后,遥远的天边,仿佛有什么一闪而过。

第一回:狠毒妇计端虎狼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