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一章 与李白互赠诗一首[1/2页]

我编的假预言竟然都成真了? 二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也觉得?”
      听到这话,陆云下意识的想问问李白。
      “太白兄,你是否觉得生活在阴影之中?”
      但他终究是忍住了没有问,只是在面对着李白的问题,略微颔首。
      “是啊……”
      “我也觉得……”
      一提起诗词来,李白就好像突然来了兴致。
      他的脸色微微变化,显得很是惊喜。
      “贤弟对世人看法何其妙哉……”
      “却不曾知贤弟对诗词也有研究。”
      “能与贤弟忘年之交,实乃幸事!”
      陆云之所以能在这四十八小时的时间里和李白成为好友,就是因为他出现在了不少李白落魄的时候。
      再加上后世的许多先进观念的确能够令这被成为谪仙人的大诗人深省,也就让李白越发的认可他了。
      最妙的是,身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李白,对于后世思想的理解能力超出了陆云的想象,很多事情都是一点就通。
      而这陆云曾经给李白灌输过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一刻在做的铺垫。
      “太白兄。”
      “此番君离长安,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
      他略一停顿,然后开口说道:
      “太白兄若是不嫌……”
      “不如你我互赠诗一首?”
      李白一愣,挣扎着坐起身来,看向陆云:
      “贤弟欲作诗?”
      “大善!”
      他满身酒气的说道:
      “来长安数年来,能遇到贤弟,能从贤弟口中听得诸多有趣道理……”
      “原本不欲成诗,但今日贤弟若是可得佳作,或可于我也有所启发!”
      他本兴奋的说着,可是到这,却是突然又有些暗然:
      “可惜与此间酒席无关了。”
      陆云笑了笑,道:
      “无妨。”
      “我一诗关乎酒席,君一诗关乎我之所述,不就正好?”
      “那篇贞观年间的诗,不够完整……”
      “太白兄,我就将那篇诗补完吧。”
      李白一愣,点了点头,然后不再做声的等待着陆云口中的诗句。
      陆云再次看向长安夜色,在沉吟片刻之后,缓缓开口: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听到这一句,本来就很是认真的李白,却是微微张开了嘴巴。
      这一句妙极,虽然雄浑潇洒,但是又带着一些流逝之美。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越发的惊讶,震撼。
      一阵眩晕感瞬间席上脑海。
      这种感觉似乎已经超出了酒精所带来的影响,让他一阵阵的茫然。
      虽然陆贤弟填了不少新的句子,但是即便是这些新的句子,他也觉得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他用力甩了甩头,微微合上双眼,侧耳倾听。
      “亨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玉馔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的脸色在变得越来越晕红。
      此时在他脑海之中的画面,那凭栏而立的身影竟是隐隐之间与自己重叠在了一起。
      大醉方休,胸中愁闷苦涩难以言说,却又故作潇洒,捧着酒坛,不愿放手。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
      “万古愁。”
      听到这最后一句,宛如有洪钟大吕在耳边震响!
      李白勐然间睁开眼睛,看向了面前的这位忘年之交,一时间感觉自己竟然是……
      词穷了。
      知音?
      不对,比知音要更高。
      陆贤弟分明就是另外一个自己!
      李白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如何描述此刻的心境,微微张着嘴巴,连酒壶落地都没有注意到。
   &nb

第八十一章 与李白互赠诗一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