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九章:学艺不白学,敦辉师姐要收利息[1/2页]

诡朝复苏 海学家不懂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猜测到历史夹缝的出入、以及与外界的连通,极可能与散落在历史夹缝内的长明莲灯有关系以后……
      崔潜就进入了亢奋状态。
      一边继续做现在在做的事情,一边也在不断从历史夹缝内向外开疆拓土。
      历史夹缝存在的时间已经相当不短,在这几万年间,到底吸收了多少个人进去、整个世界又有多大的面积,没人知道。
      但崔潜不断探索了二十多年,也感觉只是探索了世界的冰山一角。
      历史夹缝太混乱了,很多地方根本就通不过,想要向外开拓需要找找到各种另辟蹊径的方法。
      想要找到其他可能被带入到夹缝内的长明莲灯,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但有了目标,总比没目标要好。
      崔潜的状态,看上去更加积极几分。
      这一日。
      郑悬舟终于来到了西宗域的主城,找到了富丽堂皇的郡主府。
      郡主府上空,似乎能够隐隐看到一层无形的气劲悬浮、飘动。
      那是大齐的一缕国运。
      融合了“势”途以后,他自然而然拥有了“势”之一途望气师的能力,望气之术,可以观测天地间各种气息。
      祥瑞气、福气、阳气、财气、运气,乃至是阴气、煞气、诡气、死气、恶气等等。
      结合“算师”的测算能力,二者相辅相成,基本可以推测一个人的大致命运。
      即便不通过图书馆发挥作用、查看死亡画面,也能有个基本的判断。
      当然,前提是对方的境界不算太高,命数不是太过神秘莫测……
      此刻,在敦辉郡主府上空凝聚的这一缕国运,就显得非常厚重、强劲。
      整个西宗域的国运,有大部分就在郡主府的上空,有一小部分在宗帅府的上空。
      如此来看。
      这敦辉郡主大齐第一女将之名,还真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这敦辉郡主一府之上积攒的国运,居然比西宗域一把手的西宗帅,还要多,这恰恰说明了敦辉郡主所行的功业。
      虽然西宗域不是常年征战之地,但也会时常有个诡灾、匪患之类的。
      “这位敦辉郡主,看来是一位救国能臣啊。不过可惜,身为宗室,不会受开平帝待见的,何况敦辉郡主也不是七王哪样的‘亲君派……敦辉郡主能够真正动用的权柄与资源力量,不会太多。”
      “这世道真是亡国世道,真正值得扶持的救国能臣,无法得到重用,偏安一隅,七王那样的……”
      话说到一半,郑悬舟突然不知道应该如何评价七王。
      毕竟,他还从未和七王中的任何一个人打过交道,唯一简洁打过一次交道,就是那次三方行刺羡王事件。
      不过,就算民间如何称颂,民间名号如何,这些话,郑悬舟一个字儿都不会相信的。
      民间还称颂开平帝是个盛世明主呢。
      可实际上呢?
      与开平帝相亲近的七王,不论背后到底有何种目的,有何种利益联系……都基本可以判定为是一丘之貉。
      背后绝对没有图谋什么好事儿……
      因此,恨屋及乌,出于对开平帝的观感,他对亲君派的宗室从属,都没有什么好感。
      府门外。
      经过一番转折,递上折子。
      郑悬舟在从属的带领下,进入了郡主府。
      随即,他就发现……
      这座郡王府居然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富丽堂皇,其实内里的布局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
      完全不像是身为宗室,受享血脉华贵应该有的模样。
      一路上,郑悬舟穿过好几层连廊,却连一个稍微华贵一点的装饰物都没看到。
      这间接说明了敦辉郡主不拘小节之处。
      郡主府内,被划分成多个区域。
      有很多府兵就在府内进行操练,有郑悬舟这么个人被带进来,都没有吸引这些府兵的注意力。
      “府兵能够心无旁骛的训练,一定出自于敦辉郡主治军严整的作风,这郡主府内从上至下都透着一种肃杀感……”
      郑悬舟心中暗暗判断着。
      面上不动声色。
      跟着人穿过一片又一片区域。
      他发现,带路的奴仆似乎有意带着他在整个郡主府兜圈子。
      目的似乎是让他对整个郡主府有一定的了解?
      但奇怪的是,明明是让他对府上进行深入了解,却偏偏没人给他做介绍……
      将整座郡主府,里里外外逛了三遍,足足用了接近两个时辰的时间。
      终于……
      他被带到一间颇为空旷的房间内,房内空无一人。
      只有一张长桌。
      上面铺好了纸笔,还有刚刚研好的磨。
      郑悬舟眉头一挑:“铺好了纸笔、这是要干嘛?”
      “这是让我画出郡主府内的结构布置?难道这是见到这位郡主师姐前的一项考验?”
      他脸上流露出些许有趣的表情。
      突然拿起笔,在宣纸上运笔如飞。
      很快写成一首诗: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中。”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随后将纸折好。
      交给门外的等候的侍从。
      是从很明显没想到他这么快就搞定了……有些讶异的看向他。
      紧接着,再看向他的眼神就多了几分怜悯。
      啥意思?
      这奴仆是觉得他肯定无法过关,会受到敦辉郡主的惩治?
      郑悬舟耸耸肩。
      他承认他皮了一下,但有时候中规中矩未必能有好处。
      他随手写的这首诗,是个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
      见到家门口有个卖酒的老头,摆着美酒佳酿,但没钱买。
      于是看到旁侧榆荚模样像铜钱,所以问老头能不能摘了榆荚卖钱?
      这本身是个小笑话。
      但这样的问题真要问出去,肯定要被卖酒的老头胖揍一顿,卖酒的老头会直接回答他,“这不是废话吗?你说那榆荚能当钱吗?能要点脸吗?”
      郑悬舟用这个小故事来隐喻现在敦辉郡主让他做的事儿。
      敦辉郡主带着奴仆在他府上转了三圈,然后把他带到这里来让他画府内布置,全程半点提示都没有,装的好像高深莫测,有一番考究的意味。
      但郑悬舟已经看透了。
      所以他用这个故事传达:“郡王府就摆在这里,还用我画出来?郡主师姐你也未免太小看人了吧?”
      说直白点就是:“你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嘛?别整这点小伎俩,爷轻松看破、搞定了!直接上大菜,懂?”
      郑悬舟坐在空凳子上,闲来无事随意画了几笔鬼画符。
      不多时。
      奴仆跑了回来。
      还带着回信的纸条。
      上面只有一个字。
      齐王朝的大写数字一。
      和“甲”是同一个意思,是说郑悬舟在这场小考验里拿了满分的意思。
      “跟我走吧。”奴仆又继续头前带路。
      从进府门之后,就一直少言寡语的郑悬舟,突然开口问道:“是带我去见郡主师姐吗?”
      奴仆脚步一顿,默默回过头,以一种看“大聪明”的眼神看向他。
      郑悬舟:???
      

第一百五十九章:学艺不白学,敦辉师姐要收利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