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章节弄错之真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一道美食[2/2页]

迷踪谍影 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1942年大饥荒爆发之前,河南已经连续被压榨了五年,期间征兵、征粮都是全国之首。
      哪怕在风调雨顺的年代,经过大量地、不断地交粮纳税后,农民们几乎不剩任何粮食储备。
      到了1942年河南麦收仅一两成,秋粮又绝收,面对如此困境,当时河南征收征购的粮食仍居各省第一!
      1942年在抗战抗灾的紧急情况下,汤恩伯乘机大发国难财,面对大量灾民,他没有开仓救助,反而“封仓贮粮”造成粮价飞涨,还在重灾区抓壮丁,大建官署,甚至驱使大批灾民修筑黄河新堤,造成累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
      “水旱蝗汤,河南四害”这句河南当时广为流传民谣中,“汤”指的就是汤恩伯。
      在这些压榨下,一步步造成了河南特级饥荒悲惨的局面。
      随着灾情的愈发严重,国内一些报纸也进行了相关报道。其中《大公报》的一篇报道令委员长尤为愤怒。
      主编王芸生在一则社评中,揭露了国民政府对河南灾民征粮的残酷,还谴责了重庆上层社会的奢靡,笔锋犀利,证据确凿。
      委员长看到后愤怒下令让《大公报》停刊三天。
      但此时的委员长仍不相信河南灾情。
      “大老爷,老百姓们撑不住了,已经开始有人逃荒了。”向才贵又开始哭泣:“可是,地方官员不允许我们逃荒,说人都走了,今年的征粮怎么办?
      他们派人堵住了村子的出口,要求夏收秋粮纳税必须按时完成,可是地里哪有一粒粮食啊?
      村子里的人实在没办法,四叔公忽然想起,邱老爷在重庆一个大官家里当管家,兴许他能有办法。看着我机灵,就掩护着我溜出了村子来重庆。”
      孟绍原面沉如水:“饥荒到了什么程度了?”
      “没粮了,家家户户都没粮了,我出来,全村的人,给我凑了一块饼子,两把小米。”
      向才贵的声音里透着绝望:“现在,都在挖野菜,剥树皮吃,可如果再不想办法,政府再不赈灾,野菜树皮眼看着也要吃完了啊。
      村子里的老人们说,多少年都没看到这样的灾荒了,那些当官的,只要征兵征粮,我们有没有吃的,饿不饿死,没人管我们啊。
      我从来没出过村子,也不知道重庆在哪,我一路问着走来的,一路上我有几次坚持不住了,可我告诉自己不能倒下,全村的人都在等着我呢。”
      孟绍原沉默着。
      过了许久许久,他才开口说道:“这件事,你找我有什么用啊。”
      是啊,找我有什么用啊。
      我是特务,不是管理地方的官员。
      我没这个权利啊。
      “老爷。”
      邱管家“噗通”一声跪了下来:“我过去对不住您,您打我骂我都不要紧,赶我走我也认了,可我求求您,救救他们吧,我求您了。”
      说着,邱管家“咚咚咚”的连着磕头。
      “起来吧,起来吧。”孟绍原喃喃说道:“办法?真的,我真的没有办法啊!”
      (好吧,蜘蛛是属于那种一有存稿就瞎嘚瑟的人,昨天的章节也不知道怎么就上传错了,现在修改过来了,这章才是昨天该发的,昨天发的2061章,应该是今天发的最后一章。蜘蛛错了。
      本来想今天就补偿的,可是,那啥,稿子都发了呀。嗯,老实在家码字,不超过本月15号,蜘蛛一定再爆发5章当做补偿。
      一年又过去了,蜘蛛很感谢这一年里,所有读者大大对蜘蛛的一路陪伴,谢谢。蜘蛛是个很懂得感恩的人呢,再次在这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顺顺利利,每个人都能心想事成。)

章节弄错之真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一道美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