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0章:流体热电材料的优势[1/2页]

天上掉下个科技狂 孤胆蚂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林寒对宋云着急的程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与其说着急,不如说雷厉风行。
      次日早上,宋云就带着一队研究人员,到达江海市。
      在林寒通知他们时,就放下手头的研究项目,连夜订机票赶过来。
      林寒说的热电转换材料对他们而言太重要,一旦成功,这是功盖千秋的大事,名留青史的。
      现在他们的‘东方超环完成一亿度一百秒的成绩,而蜀地的新一代超环正在建设,未来可以借此突破,让受控核聚变发电进入商用。
      达到一定条件后,等离子就能自持运行,受控核聚变技术才能成为可能。
      等离子在机器内部的能自发聚变碰撞,其产生的能量用于发电,发电量足够满足约束磁场的电量消耗,还有低温系统的维持。
      受控核聚变发电产生的电量,满足机器本身的耗电量后,达到对外界的净能量输出,受控核聚变发电才算真正成功。
      但热能的利用效率是最大的问题。
      目前的核裂变发电技术,就是在煮开水,而研究的核聚变技术,也是在煮开水。
      热电转换材料一直在探索,但毫无头绪。
      但林寒告诉他们,热电转换材料成功了。
      这个消息是天大的喜讯,若材料可用于受控核聚变反应堆中,就意味着,受控核聚变发电站距离他们不远了。
      “林同志。”
      在工作楼外看到林寒,宋云急忙迎上去,紧紧握着他的手。
      “快带我们去看看材料。”
      宋云模样急切。
      这次和他同行的,还有一位受控核聚变研究团队的专家,林寒看了他一眼,就知道一个大概。
      前世林寒成为人工智能意识时,见过他的资料。
      国内的材料大拿梁栋。
      在外星监视器被发现时,全球人类联合,各种绝密技术相互解禁,那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团结。林寒全球所有顶级研发团队的研发资料,梁栋的研究就在其中。
      他目前从事着受控核聚变内壁耐热材料的研究。
      那是受控核聚变和外界环境的第一道壁垒。
      即便有磁环约束等离子体,内壁面对的依然是长时间的三千摄氏度高温环境,而且要面临核聚变反应中,逃逸出来的高能中子撞击。
      内壁的材料,属于最核心的技术之一。
      前世宋云领衔的团队,成功完成净能量输出的超环,内壁的材料就是梁栋带领的材料团队攻关成功的。
      “请。”
      林寒引着两人,还有一众成员进入工作室。
      仅仅是负责他们安保的人员,就多达六个,因为属于绝密消息,宋云只带了梁栋过来。
      ……
      路上,宋云和梁栋都在好奇四处观望。
      林寒的工作楼可以用简陋来形容,没有大型的设备,没有特定的研究室,没有超精密的仪器。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攻关成功他们没研究出来的材料,比肩全球顶级实验室。
      电梯到达物理实验室。
      在电梯门打开那一刻,宋云和梁栋皆是一惊。
      实验室的机械化程度太高,和他们所见过的顶级实验室不同,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机器人。好几个他们没见过的机器人,还有各种机器手。
      这意味着,林寒的工作楼,只有林寒自己一个人,其余的都是机器人。
      “这些都是你的杰作?”梁栋指了指实验室内的机器人。
      “是的。”
      林寒不否认。
      “我的研发,用的是人工智能辅助平台,人工智能完成既定研发后,会自主操控机器人测试需要的数据。”
      林寒介绍道。
      “这样的研发速度很快,这也是我工作室的技术快速突破的原因。”
     

第140章:流体热电材料的优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