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35 坐着卡车回家[2/2页]

重生千禧再创业 增肥的胖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推辞不过,勉为其难地收下了,心里却笑开了花,听单位领导的安排,用单位的车跑了一趟,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一条好烟。
      一个信封,虽然没清点,但是摸着也不薄。
      如果有这样的好事,还可以多来几次。
      拿人的手短,“志远,今天还早,你准备要回家么,我送你一趟。”
      “方便吗?那太好了,正不知道还那么多的书本、衣服和被子怎么拿回去呢。”马志远本来还想着去汽车站找找回自家那边问问,看能不能放到大巴车顶上。
      要是不行的话,那还得打听下租车是怎么一个行情。
      如果太贵了,那就只能在县城处理了。
      现在有人免费送,倒是省了自己很多麻烦。
      陈刚开着车送马志远回到学校,和马志奎等一道,把挑选出来的一部分旧书、衣服等装上车。
      就开始往马志远老家高沙镇伏龙村。
      高沙镇地处县城北部,离县城大概60公里。
      大部为山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最高点为望云山,海拔1693米。
      从县城到高沙镇只有一条公路可以走。
      最开始一段30公里的路,到高田镇,因为高田镇出了能人,有上面的拨款修建,路还比较好走。
      从高田到高沙路就有点颠簸,路况不是很好。
      好在天晴,除车子开过后,扬起漫天的黄灰,也没其他的毛病。
      如果是在雨天,车子要是陷入在路上,可能需要垫上稻草,找人帮忙才行。
      过了高沙镇,再往前开了大概五公里路,到了下沙村的位置。
      以前这边叫下沙乡,后面并入了高沙,就改成村了。
      “陈哥,稍微停车一下,我下去买点肉。”路过卖肉的地方,马志远说道。
      然后跳下车,足足称了十斤肉。
      村里卖肉,也和城里不一样,没有分什么里脊肉、草排、夹心肉什么的,都是看上哪一块,和卖肉师傅直接说,然后卖肉师傅直接就砍下去。
      骨头、猪皮、肥肉、瘦肉都是一起卖的。
      上车,马志远指着卖肉铺旁边的一条乡村小道道。“陈哥,从这边拐弯进去,大概还要走三公里。”
      这路,比刚才更加残破。
      路况不好,车也开的慢。
      陈刚挑了下眉头,一把就开了进去。“你们这边,还真不太好走啊。”
      “是啊,咱们这边的路不太好走,山上和地里的一些好东西,也不太好运输出去,种地没啥出路,所以我们只有拼了命的上学,希望以后不要再种地了。”马志远笑着说道。
      陈刚点点头,“别说你们村,就是离县城近点的村,不还是得出去打工,说实在的,就算我们上班的,工资都不高,要不是份铁饭碗,我都想要出去打工了。”
      “去外面打工,也都是辛苦钱,有活干的时候赚一分,没活干就吃老本,进厂那更是把人当机器干,还是你们上班的舒服,稳定的收入,社会地位也不低,走出去,谁不高看一眼啊。”马志远奉承道。
      他说的也不全是虚话,如果村里有谁家里有人在县城里边端着铁饭碗,在村里的地位都要比别人高很多。
      “草,这些小兔崽子,命都不要了?”陈刚慢慢地放缓车速。
      后面好几个背着书包的小孩,追着车子后面跑,往上一跳,手扒拉着车后厢边缘,吊住后,手脚并用,一下子就爬了上来。
      马志奎在座位上,起身,趴在车窗看了下,“这几个小子,比我们当初的水平要差多了啊。”
      “奎叔,奎叔,你回来了啊。”村里眼尖地孩子马鹏看到马志奎后喊道。
      “陈哥,要是方便的话,停一下车,让他们都上来吧。”马志远说道。
      这附近好几个村的学生,五年级到六年级的时候,都是在下沙中心小学上。
      马志远当初上五六年级到初三,也是在这边上的。
      回村里有三公里路。
      如果看到有运河沙的卡车,或者空着的卡车,也是爬车的。
      能少走点路,就少走点路。
      陈刚听马志远话后,也顺从地停下了车,头伸出驾驶室,冲着路边还站着看的几个小姑娘,还有几个比较老实男孩,喊道,“我们去伏龙村的,你们要顺路的,赶紧上车。”
      几个孩子一听,有点不敢置信。
      一般地司机,看到有人爬车,能不加速,那就是好人了。
      哪里有这么热情的。
      不过看到车上有熟人,也都麻溜地上车了。

35 坐着卡车回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