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曙光照在江州大学,陈雨峰揉了揉快睁不开的双眼,他的眼球已经布满血丝,浓浓的黑眼圈如泼墨一般。经过了一晚上的查询和计算,陈雨峰总算完成了参数整理和购买推荐的任务,现在的他只想找个地方好好睡一觉。但他知道石磊一定会在上午找他讨论,但不确定是什么时间,所以整个上午陈雨峰照例是要待在实验室的。
陈雨峰把汇总的文件发送给石磊之后,准备去附近的学生二食堂吃饭,正赶上王帅出现在门口。
“哟!这不是咱们实验室的科研新星嘛,怎么毕业了还来实验室加班。”王帅师兄略微惊讶地问道。
王帅是江州大学石磊教授课题组的博后,也是石磊的博士。在王帅读博的时候,微纳方向是处于不愠不火的状态,当时和王帅同届的博士生都转码去了a国获得了年薪极高的工作,这让王帅十分羡慕。可惜王帅因为女友的原因没有出国,但研究方向也找不到特别理想的工作,加上石磊为了巩固在学院中的地位,两人一拍即合。王帅成为了实验室的博后,石磊的左右手;石磊成为王帅的靠山,王帅的大老板。但两人需要长久的密切发展,石磊需要王帅成为自己在学院中的心腹,因为自己的弟子用的放心称手;王帅需要石磊作为自己的大靠山,因为自己的老师总会胳膊肘向内拐
尽管两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让王帅能够顺利留校。但随着国内博士生越来越多,留校门槛自然水涨船高。江州大学作为国内排名第三的顶级高校,每年想来当老师的国内外学者如过江之鲫。但是学院每年的名额不高于两个,每年学院都有很多的博后、研究员等竞争失败不能留校。出国经历、论文和项目是主要考核指标。微纳作为近几年少有的热门专业,石磊的项目拿到手软,留一些给王帅,项目的评选方面自然不落下风;但在出国经历方面,王帅是在国内读的博士,相较于名校海归稍显劣势;因此,王帅必须要在论文方面名列前茅,不仅是质量还有数量。
在陈雨峰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历时一年有余取得科研成果,顶刊即将接收之际。王帅便想趁机将一作据为己有,起初石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陈雨峰亲自找到石磊老师,跟他述说自己是多么辛苦才取得成果,自己对学术有着很高的理想和追求。最终石磊决定让王帅挂个通讯作者,陈雨峰还是一作。经过此事之后,陈雨峰对学术的信仰不再有之前那么强烈,实验也是能少做就少做。
在严格的考核指标之下,王帅每天也是很早就到实验室,所以陈雨峰对碰见王帅并不是很惊讶。
“王帅师兄,早上好。石磊老师昨天晚上布置了任务,今天可能要和他开会,我先去吃饭啦。”陈雨峰边走边打着哈欠地回答道。
陈雨峰并不想和王帅多说话,虽然陈雨峰理解他是考核压力太大才想抢论文,但陈雨峰并不认可他这种做法。为了避免双方尴尬,陈雨峰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
陈雨峰吃过早饭,在工位眯了一会觉,没有发觉石磊已经出现在自己的身后。
“小峰啊,辛苦啦!”石磊边说边用手拍拍陈雨峰的肩膀。
“石老师,早上好。”陈雨峰睁开惺忪的睡眼。
“你发给我的资料,我都看了一遍,做的不错。上午十点我有个会议,现在来我办公室讨论一下。”
“好的。”
第6章“黑天鹅”降临(二)——榨的连渣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