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概是2011年,夏天,成都。
      我与朋友在某天夜里去露天泳池游泳。
      那阵子成都热暑难当,空气就像湿热的蚕丝黏在人的皮肤上。
      理所因当的,泳池里全是人,与其说是游,不如说是泡水站桩。
      这时我注意到,泳池的后半截,水面黑乎乎的,没有人。
      我心想,成都人民属于内陆人民,不谙水性。水深两米对大多数人都是危险地带。
      而我,可是从海边来的。
      于是,我跳了下去。
      然后,刺骨的水让我我立马意识到,为什么这里没有人。
      这片水域不是深。
      而是太深了!
      黑漆漆的一片,深不见底,足以用来养鲨鱼!
      我不知道自己坠到多深,回过神来赶紧往上游。
      双脚越用力,越感觉水把我往下拽去。
      第一次感觉水压在肩上,是那样的沉。
      突破水面后,终于可以呼吸了,这时我看到救生员已经准备行动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片水域是高台跳水的池子,难怪才会这么深。
      以上是一件旧事。
      而近三个月来,写到废土就业指南的末尾,常常会让我想起那一池黑水。
      我在书的前半部分埋下的那些伏笔,在遇到突然缩短篇幅的情况后,一下子变成了极重的负担。
      为了让故事逻辑自洽的发展下去,两千多字的一章,读者半分钟内就刷过去了,但我却要花费十几小时,甚至好几天的时间才能磨出来。
      断更影响了大家的阅读体验,对此我深表道歉。
      当大结局写完之后,我就想那一晚重新探出水面,一下子又可以畅快地呼吸了。
      回首看一看。
      从第一部小说英灵,到

完本感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