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帮忙的,朱大姐尽管说。”秦捕头也学着北地的称呼,哈哈一笑说道。
      “哈哈,那就先谢过老弟了!”宋皎也爽朗的一笑,然后就把自己的来意说了说。
      “哎呀!”秦捕头听完直接拍了下桌子,倒是把宋皎吓了一跳,不过她没急着问,而是等秦捕头接下来的话。
      “朱大姐你这头一个忙,还真不用我帮你,反倒是你帮了大老爷的忙了!”秦捕头笑着,把知县大人最近的难处说了一下。
      原来年后大老爷让人好好统计了一下,发现城外的灾民,竟然多达两千人。
      这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临水县这几十年以来经济状况都不是太好,所以民生问题也是发展的不好,比起南宁府其他的县城,临水算是吊车尾了,如今也是地广人稀,荒地众多。
      要说突然能来这么多的百姓,按理说为临水县增加了人口,宋知县应该很高兴的,可难就难在新迁移过来的灾民们无根无基全靠救济,想要彻底稳定发展下来,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为临水县带来效益。
      可这之前,临水县却要格外增加两千多人丁的税粮,这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县城突然承担这多出来的责任,百姓们肯定是不愿意的,只能衙门里承担。
      可衙门早就因为宋大人倾尽全力发展临水县的民生经济,入不敷出了,可以说已经都把自己的俸禄和衙门每年的修缮资金搭进去了!
      所以再突然来这么一出,宋大人肯定犯难。
      他之前得到了那些救济粮食,已经全部用在灾民身上了,如今也可以为大家分配好粮食,打发他们去安置的地方,可接下来呢?
      分配给的那些粮食,就算再省吃俭用,也不过是够他们大半个月的粮食,再多就不够了,而且压根撑不到夏收,这还且不说他们吃不饱饭,有没有力气开荒……
      “大老爷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为他们每家每户至少一个人力,谋些能糊口的活计,这样他们家里其他人也可以开荒干活,也能坚持到夏收
      “而朝廷也有规定,新迁入的百姓,可以免除一季的税收,所以衙门可以先自掏腰包,帮他们承担下夏季的税粮,至于秋收的,也是看他们自己的能力了。”
      “哎!大老爷已经做的够好了,仁至义尽了!”秦捕头叹口气说道,虽然他也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有些自私的不能站到宋大人的身后鼎力支持,可他也打心底敬佩宋大人的。
      “如此说来,我来招工,确实也算是两全其美了!”宋皎自然不会真的居功。
      “哈哈,可不是,也是瞌睡送来枕头,天冷送来竹炭了!”秦捕头笑着说道,随即又说道:“这招工的事情我去和负责分配灾民的丘书办说一下就行,这个好办,就是这寻人做保一事,还得去找张主薄。”
      秦捕头说完又叹口气摇摇头:“这张主薄可不太好说话,他是临水张氏的人,是临水县里的士绅土豪,最是高傲,常拿鼻孔看人,你们少不得要多花费些银钱的。”
      秦捕头想了一下,还是把宋大人的难处给说了,其实要不然按照宋大人的品性,他要是过去把这事情说了,宋大人肯定是要亲自见朱大姐一面的。

第250章 这算两全其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