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章 调戏姚广孝[2/2页]

从明朝下水道开始 装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我所修乃先天道,没有那些讲究,世间云游四十载,突然心有所感,冥冥之中指引我前来找寻一同志,搞点事情,对了,我没有法号,叫我曹骈就行,\"说罢微笑不语。”四十载,同志?“道衍开口称疑。”同志就是志同道合的意思,我先天道有些微末小计,能够驻颜有术,还想着恰当之时娶妻生子,年轻点好婚配吗,嘿嘿?\"道衍听的暗中呲牙咧嘴,这什么跟什么,这厮说话稀奇古怪,明明四五十岁的人了,还装嫩,好生不要脸。且听他还能说出什么不要脸之事。曹骈突然问道:\"王朝因何大致三百年一更替?“道衍看着这个小胖子,刚才还嘻嘻哈哈,这一转头要跟我谈天论道,忙转过头去嘬了嘬牙花子,平时我很沉得住气的,今天是怎么了,被这小子搞得心浮气躁,着相了,着相了,忙默念静心咒,这才说道:”无量寿...呃,“只见道衍脸憋得通红,”阿弥陀佛,愿闻其详。“曹骈心里是乐开了花,明明是个和尚,说出了道家畿语,自己还脸臊得通红,我又不是大姑娘,你害什么羞啊,有趣,有趣,看来传说果然不假(佛道双修)。
      “王朝更替有二主因,其一便是土地兼并,这个想必不用多说,其二就是风云天象变化导致,”此时道衍眉头皱起,曹骈继续说道:“上古伏羲女娲之时天气转暖,气温上升,有利于农耕劳作,直到商朝后期开始天气转冷,持续百年时间,才恢复往日,此时商朝气数已尽,大周兴起,此后每次王朝更迭都是天气转冷所致,粮食减产,百姓流离失所,爆发起义,再加上外族也因天气原因,牛羊冻死,只能南下劫掠。风云天象乃天道,无法逆天而行,只能从粮食方面入手,古人虽有改进,但都收效不大。“
      ”现如今我有一策可解此祸。我云游四海,心中始终有个疑问,上古奇书《山海经》跟我天朝地理风貌无法一一对应,遂去到海外多国,发现其描述的根本不仅仅我中华一地之,而是囊括了四方之国的风土之情,天朝只是居于中央罢了,在极东之地有片大陆,我称之为美洲大陆,当地部族跟我天朝之人貌似有些渊源,这个暂且不说,那里种植着几种粮食,有玉米,番薯,红薯,花生等高产粮食,且耐寒,耐旱,适宜南北多地种植,推广之可解粮食危机。\"道衍眼中精光暴闪,按耐住心中滔天骇浪继续听之。
      当下有个紧要的事需要禅师配合,才能渡过劫难。由于,今冬会有极端天象,所以北平周边明春夏之交会爆发瘟疫,此事需要未雨绸缪。“道衍掐指一算,果然如此。“愿闻其详”忙肃然起敬道。\"首先北平城需要改造排水系统,我观如今排水,只是臭阴沟,露天之下,路人随地解手,臭气熏天,不但不雅,阴沟还是瘟疫的温床,先清理沟渠,下洼加深,在加装圆形管道,管道微微倾斜安装,三丈一个外方内圆镂空石板下接直接,排污水之用,其他阴沟用方形镂空石板盖之,泄洪之用,以积水潭和王府太液池为分界线,划分为东西两城,东城导向城外通惠河,西城导向金水河和城南护城河。每个街区及胡同设两个公用茅房,男女分开,下洼粪池,粪池发酵污秽之物命专人定期掏出运走,施肥土地,此其一。囤积治疗伤寒瘟疫之药,以备不时之需,命钦天监随时观察风云天象,并部署捕鼠行动,尽人事,听天命吧。相信以禅师只能这些许事不难办到,至于管道之事,等我七天时间,给禅师样品。告辞!”说罢,起身便去。
      道衍愣愣的看着远去的曹骈,心中思绪难平,真乃神人也,但回想起曹骈刚才一说一话的形象,本是一番悲天悯人之言,嘴刁木签上下翘起之形象,要多滑稽有多滑稽,但自己也萌发出从未有过的激情。静心咒走起,当下哪还管礼佛之事,赶紧着去向朱棣禀报此事,至于曹骈的住处需派人打听一番。

第二章 调戏姚广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