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四章 天外飞仙(上)[2/2页]

从明朝下水道开始 装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平沙落雁、白雪、阳关三叠,攻擂者弹同一首曲子,决出优胜者,然后在迎战下一个攻擂者,以此类推直到没有应战者为取胜。首先上擂的据说是山东济宁教坊司的琴师,此人灰衫黑帽,四十许岁,飘逸着灰白的胡须,先弹奏的是平沙落雁,此人造诣极深,没想到第一个演奏的就是个音律大家,把此曲演奏的旋律丰满流畅而又华彩柔和,多吟猱,且无逗,多撞,多退复,技法娴熟,游刃有余。曲中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水墨小品画黄昏将至,烟波浩淼的洞庭湖边,岸边一带白沙,安详恬静,蒙蒙如霜。一群大雁从远天飞来,在空中徘徊飞鸣,先有几只降落在其上,仰首与空中的飞翔者相互鸣叫呼应,继而雁群一一敛翅飞落。远望去,雁群、沙岸、水波,都在愈来愈浓的暮色中渐渐睡去。让一众选手和评委听得如痴如醉。攻擂者连续上了十几个,都悻悻而去,再也没有人上擂挑战,最后此人胜出。
      舞技擂台最后由一个民间酒肆表演的女子获得,这实属让人很意外,这次来打擂的大都是教坊司的领舞,如此女一般的没有几个,她跳了一曲霓裳羽衣独舞赢得满堂彩,连伴奏都是古琴擂的男子代劳的。
      至于书画、诗词擂台由于能跟着五大名妓来此打擂的大多是些附庸风雅之人,没有太深的造诣,真正的名家也不屑于来此跟小女子比试,所以并没有太大的看点,其实有几位是准备跟随使团出行时在出马的,有政治任务在身的,并向西域彰显我大明的人文底蕴。
      钟楼之人喊道:\"接下来要进行的是古琴胜出之人挑战花迎雪,由他先演奏,还是那首平沙落雁。\"这次他换了一种弹法,少吟猱,却多逗,曲调运用切分音,使重音后移,且乐逗停在后半拍上,使曲调强弱分明,节奏有所变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曲调听来古朴、典雅、恬静,且跌宕、简练而见奇趣。很是新颖,台上的裁判们听得直点头。
      然后花迎雪要出场了,曹骈在钟楼处观察到牌楼中间和擂台相交处是向下延伸的台阶,一个头戴纱巾,头挽华丽发髻,一身白色纱衣,内衬米黄色紧身小袍的女子缓缓向台上走来,台下欢呼之声轰隆而起,此次擂台战的高潮开始了。此女就是花迎雪,体态婀娜,步履轻飘,貌似仙女下凡一般,从纱巾看脸蛋轮廓也很是饱满,五大花魁之首果然名不虚传,不看脸蛋,单看外形就是万中无一的极品了。此时朱棣也在擂台之上的评委席中,他是特意给自己安排个能近距离观看花迎雪的位置的,没想到看到真人后更觉惊艳,距离较近,轻纱很透,花迎雪的真容妩媚微笑中透着一丝哀婉,眼神居然还有一股阳刚之气,好似木兰征战沙场的气概应运而生,朱棣也是见遍各色美女的人物,此来居然大有收获。
      花迎雪来到琴前,缓缓俯身坐下,仅此动作就优美的台下一片吞咽口水的声音,并向古琴男子一礼,以示敬意。一曲平沙落雁弹将起来,中后加的“雁鸣”一段,独具特色,曲调极为逼真、生动,令人叹为观止。一曲弹罢,别说台下观众了,连评委们都目瞪口呆,感叹此乃神音矣!其实此二人表现都神韵非凡,技艺超群,只是花迎雪在前人基础上独创的拟音手法独到而生动,表现大雁飞鸣,此呼彼应的情景,形象鲜明生动,别具一格,完美表达此曲意境,此擂毋庸置疑,花迎雪获得冠军,古琴男子也极为叹服,频频向花迎雪致意。

第十四章 天外飞仙(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