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四章 烧了英雄本色[1/2页]

重生香江野性时代 妖独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富贵再逼人》票房已破千万,作为续集,有望突破首作。”——《明报》。
      “《富贵逼人》系列为何如此受到观众喜爱?因为它就是我们的日常,贴近大众,紧跟实事。”——《星岛日报》。
      “《杀妻二人组》反响不佳,《僵尸翻身》靠热度起势,已经进入疲软期,只有《富贵再逼人》,票房节节走高,不少市民表示,看了三遍,就是喜欢!”——《天天日报》。
      看着有关于《富贵再逼人》的各种报道,这部电影的票房走势其实是早已预见的。
      不同于其他系列逢拍必烂的原理,作为天下一的首个系列电影,杜棋峰之所以毙了游奈海的剧本,就是这个原因。
      在杜sir看来,游奈海到底还是太年轻,不知人间疾苦,所以九龙城寨出身的他亲自挎刀。
      这一挎刀,的确非比寻常,本身就不是黄金档期,高质量电影碰不到,《富贵再逼人》在票房市场的反应自然就是横扫了。
      不少观众接手采访,表示这部电影,他们看了几遍,也不是开玩笑,对于钟意的电影,他们可以反复消遣,这个低成本的娱乐方式,是他们热衷的。
      要知道从60年代起,到千禧年前,香港就是全亚洲影片最高产的地区之一。
      常年与日本的影片产量只在伯仲之间,甚至年度总产量一度超越好莱坞。
      1965年全年香港影片产出达到235部,即便在动荡的70年代也从来没有跌穿每年百部的产量。
      香港人口在1959年大约是350万人左右,而人均每年到电影院的次数是22次。而1967年更达到人均每年27次。
      虽然后期电视机的普及让这个数字回落,但是总体来讲在七、八十年代香港的每年人均观影次数都是遥遥领先其他地区的。
      而这个数字还是在香港人正常工作,甚至加班,利用周末等休息时间的情况下创造的,可见香港人有多爱看电影。
      当然了,《富贵再逼人》有目前这样的一个成绩,另一个投资方德宝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不同于《天作之合》时,为了打赢一场漂亮的胜利。
      这一次,德宝是为自己的院线热场。
      《富贵逼人》系列的续作精彩,票房高,那么接下来即将步入暑期档,德宝推出的《皇家师姐》续集《皇家战士》、《神勇双响炮》的续集《神勇双响炮2》,质量会差吗?
      德宝几乎是摆明车马在吆喝:你们就等着暑期档,接下来两部更加好看的续集吧!
      ……
      “了不起,你可真了不起!”
      新艺城,奋斗房内,向来好脾气的黄佰鸣,忍不住对着麦加发起了肝火。
      就在前不久,嘉禾给了麦加一笔钱,叫他客串《最佳福星》,便将《最佳拍档》和嘉禾的《夏日福星》班底扣在一起,搞了部《最佳福星》出来。
      黄佰鸣忙着制作《开心鬼》系列的《开心鬼撞鬼》,就是冲着暑期档去的。
      徐可的《刀马旦》跟《英雄本色》,也都是盯着暑期档。
      在这个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下,兄弟们想着自己的电影要拼出成绩,但麦加这个招牌竟去了对方那里拍戏……
      也难怪黄佰鸣这个老好人,都开始炸毛了。
      叼着雪茄的石添,则是冷笑

第一百零四章 烧了英雄本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