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九章[2/2页]

幻之盛唐 猫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易,但是正应了汉家那句“盛极而摧”的老话,第三代的葛伦外敌内患中,被压抑的王室,沸怨的大臣,不满的部族联手手推倒,直系的血脉几乎被连根拔起,若不是雅垄祖地的一支,坚决站恭顺服从王廷立场,葛尔这个姓氏的三百年家门就终结于斯,但家世的衰败依然不可避免。
      至少,自己这番出使的所见,所闻,对大唐君臣的品鉴,对国力军势的评推,都将成为大穹庐上,决定力量倾向的砝码。如何借势体现自己的价值,如何圆满的完成各方面的任务,成为葛尔家重崛起的契机。
      就他个人而言,相教别人越发了解唐国,就越发明白这个口民众多,物产极丰的庞然大物,所拥有的国力和战争潜力是何等的惊人。吐蕃虽然拥有广域领土,勇猛无谓的将士,号称领国十数,千万部族,带甲数十万,但是酋众杂错,关系与恩怨繁复不休。作为支撑长期战争的基础,无论人口和产出,都不免无法比拟的,苦寒的环境固然养出了坚忍不拔的战士,但也大大束缚了国力和人口的增长,故此族内的贵姓大人们,都对温暖富庶的低地,充满了渴望。
      而唐就好比天竺人进贡过的一种叫大象动物,看起来再怎么温驯无害,一动就是地动山摇,雷霆万均,大象就是大象,那怕它为内的病痛所困扰,也不是来自雪域到处雄狮,轻易可以撕搏的。对唐国内乱暗中适当的援应也好,明处恰倒好处的牵制也好,但这只庞然大物进一步被削弱和耗力量之前,他是不主张吐蕃这么早,就站到这前台来的。
      至少大宴上那个,酒醉失言的家伙,表现出的见识,就足以让他惊警不已,如若唐国上下,对吐蕃都有这般见地,怕是吐蕃正当谋划的大计要生出许多变数。虽然明显有刻意示威的意味,但已经表现出一种让人警惕的倾向了,谁知道又不是汉地那些喜欢玩心机的人刻意的做作。
      当然事后轻易就打探得那个人身份,是深感棘手,以汉地举国之大,要找一些西域通或草原通并不希奇,要找一个兼通西域和草原也不是很大问题,但似他这般军队中有军权和实力,又汉家皇帝身边有影响的人物,才是麻烦的。
      至少由这个人引出的,可能存不确定因素,实太多了,多的足以偏转将来的趋向。
      而当年争夺西域控制权的小勃律之战中,飞渡天险而击,将所擒获的勃律王及王后赞普之妹吐蕃的大公主,献俘游街的,让素以勇武著称的吐蕃军,上下蒙羞的李万骑,现今就西北,当年横扫西域的陌刀将,如今已是节镇一方统帅。也是让人无法忽视的存。
      而吐蕃真正依仗长期与唐国周旋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那人所说三利三害的天险,特殊的地理环境,让吐蕃多数时候,扮演了主动的攻击者,而每次大举而出的攻略,无论受到怎样惨痛的失败。都能有足够的空间和缓冲,让缩回高地的狮子,能够舔好伤口,期待卷土重来。但如果唐人真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那又是另一番局面了。
      至于他同时代表吐蕃王庭的试探,代表赞普亲丛的接援外,还当担为家族求法的任务,也是家族延续的重要保障,虽然他历来是个坚定的大吐蕃至上者,一直赞普身边长大,但也无法忽视来自出身家族的意愿和声音。
      “江副使”
      ,本站地址:

第一百六十九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