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九十五章 还有更让人吃惊的[1/2页]

幻之盛唐 猫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三百九十五章还有让人吃惊的
      然后才有人微微的笑了起来。
      “怎么可能,让这些化外之人来交税。”
      对方用一种很荒谬的声音道
      “那设僧官有什么用。”
      “当然是教化百姓,安定人心了。”
      “教化百姓,难道朝廷的各种学正做的不好么,安定人心,朝廷励精图治才是正道,什么时候要靠信仰来安定百姓了。”
      “再说,如果佛门都不用交税,又享有诸多特权和便利。那大家都趋之若鹜跑进佛门去避税,国家吃什么,用什么,军队靠什么维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纵有天灾,佛门也不能独善其身吧,。”
      “我只是想,既然自古以来佛门也屡屡有善举,与其任由他们这些自行其是,还不如由国家订立法度规程,以明正理。僧官或许之一第一步吧”
      朝堂轰声哗然,再次变成菜市场。
      “丰乐坊开业寺、金城坊会昌寺、长寿坊崇义寺、晋昌坊楚国寺、通义坊兴圣寺、颁政坊龙兴寺、修德坊兴福寺、延康坊西明寺、晋昌坊慈恩寺、昌坊青龙寺、静安坊崇敬寺、崇仁坊资圣寺、崇义坊招福寺、林祥坊崇福寺、光宅坊光宅寺、开化坊荐福寺、太宁坊兴唐寺、永安坊永寿寺、长乐坊安国寺、长乐坊安国寺、章善坊圣善寺、永安坊永寿寺。”
      看到这么多名衔,作为梁门首席长史的薛景仙,也捏着前额头痛。
      与那位习惯于没心没肺、思想跳脱的大人不同,他可不能无视这些名字背后的东西。
      梁开府门下,号称文胆的五大长史中,除了那位兼领地方政务的郑元和外,其他四位都有自己的班底,和秘密消息来源,用那位大人的话说叫做情报系统。
      象第二长史魏方晋侧重于军中,负责的是对外番的秘密勾当,第三长史温哲负责的是内府内务,门下肃清,以及官场上往来勾当,第五长史崔光远负责的市井民间,以及传说中的江湖等秘密勾当。
      只有他这位首席长史,总领整个幕府的上百人属僚和数十个的智囊小组,以及一个与其他那些吸收外围或是留用人员组成的讯息渠道完全不同,唯一公开的,全部由忠诚的内部培养人员组成核心,相对全面的综合情报系统。
      各人负责的内容虽然不同,但相互间总有部分是重合的,行动人员和讯息调用上大部分是共享的,也方便相互制约和监控,而且他也隐约知道,自己这些人之外,那位大人还有其他或多或少的秘密渠道。
      但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作为上位者,容易偏听偏信或是轻易就被人把持了耳目,都是很危险的事情。作为属下理性上不能说没有想法,但作为一个值得长久追随的主公,就应该是这样。
      这些可都是来头很大的禅林,仅仅因为本家那位主上,朝会上的一通戏言。
      嗯,戏言,他很快就勒令自己把这种不该有的念头丢到一边,虽然这位大人看起来有意无心的种种奇言怪论,后大都能证明并不是无的放矢,但好歹也和自己这些属下先通气一下,舆论和情势上稍稍做些准备,也不至于象现这么措手不及。
      象丰乐坊开业寺,曾经是高祖的别庙——静安宫。
      晋昌坊楚国寺,高祖起义太原,第五子智云京,为留守阴世师所害,后追封楚王而立寺。
      通义坊兴圣寺,本高祖潜龙旧宅,武德元年,以为通义宫,贞观元年立为尼寺。
      修德坊兴福寺。本王君廓宅,贞观八年,太宗为太穆皇后追福,立为宏福寺。
      晋昌坊慈恩寺。隋无漏废寺,贞观二十二年高宗为长孙文德皇后立为寺,故以慈恩为名。
      昌坊青龙寺。本隋废灵感寺,龙朔二年,城公主奏立为观音寺以供养之,后改名
      静安坊崇敬寺。本隋废寺,高祖为供养长安公主立为尼寺。
      崇仁坊资圣寺。本太尉长孙无忌宅,龙朔三年,为长孙文德皇后追福,立为尼寺。
      崇义坊招福寺。本干封二年,睿宗藩所立,其地本隋正觉废寺,南北门额,并睿宗亲题之
      林祥坊崇福寺。本侍中杨恭仁宅,咸亨二年九月二日,以武后外氏宅立太原寺,后改名。
      开化坊荐福寺。本隋炀帝藩旧宅,由高宗立为献福寺,至六年十一月,赐额改为荐福寺也。
      太宁坊兴唐寺。神龙元年三月十二日,敕太平公主为天后立为罔极寺,开元二十年六月七日,改为兴唐寺。
      永安坊永寿寺。景龙三年,为供养永寿公主所立
      长乐坊安国寺。景云元年九月十一日,敕舍龙潜旧宅为寺,便以本封安国为名。
      长乐坊安国寺。高祖龙潜旧宅,贞观六年立为寺。
      章善坊圣善寺。神龙元年二月,立为中兴,二年,中宗为武太后追福,改为圣善寺。
      光出这些供养者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长安佛门历史和背景,是何等的庞大。这些还仅仅是与皇家有关的禅林,只怕是第一步,
      这些出家人的影响力,虽然不能直接象前朝那样干涉世俗朝政,但是如果与那些对头结合起来,仅仅舆论上,就是不小的麻烦。
      “那其中,有没有本朝赦立的寺院。”
      我抱紧粘身上小东西,将她挠的格格直笑,漫不经心的说。
      “好像没有”
      薛景仙楞了一下,才道
      “开元天宝前后四十载,天子虽然重佛门,但也并举道家、景教之流,。”
      “这就对了,佛门再怎么显赫,也是过去式的。”
      “那你还担心什么,。”
      “把这名单抄一份,送进宫去吧,看看我们那位的陛下,当做何想。”
      靠,不就是收个税么,居然惹得全长安的知名寺院前来交涉的势头,难道下一步还敢宣布我为佛敌,什么第六天魔王什么的。
      我很不爽的打发走薛景仙,又yy了一通,把越来越有分量的小东西,从膝盖上拖下来,义正严词的说
      “我现很火大,该叫谁过来呢。”
      我想了几个女人的名字,好像都不家。
      “叫惜悦过来吧,刚才好像看见她了”
      李惜悦就是永王家的那位芳名。
      “她可貌似是你嫡亲堂姐额。”
      “我还没见过她被你欺负的样子嘛。”
      小东西大眼中闪着奇异的光彩。
      “肯定很好玩的样子。”
      “那个。不叫欺负好不好,是很正常的。”
      “那为什么她们总是那么难受的表情。”
      “那是因为你不老实,喜欢蹲一边看,还偷偷的动手动脚。”
      我和她正斗嘴,就有人送来一份广州的急信,我让小东西撕开密封的浸蜡防水的牛皮纸袋,看了一眼,却是一份广南经略冯崇道的公文。
      “南海十八国,前来朝贡,已经路上了。”
      又看来下面加盖的火漆戳印,显然这个消息是通过海南的渠道,从广州加急快递送到长安的,估计礼部还要两三天后才能得到消息的。
      “这时候跑来朝什么贡。”
      我有些有些疑惑的说,作为一个不称职的礼部侍郎,对我名义下的主客部,还是有一点起码的外交常识。
      要知道现并没到正常朝贡的年份,而且季节也不对,由于生活环境和气候的原因,这些南海藩国,多半是会提前一年的秋天出发,到达广州停留修整,过了一个相对温暖的冬天后,才爱春暖花开

第三百九十五章 还有更让人吃惊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