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鸣说完这些,喘了一口气,接着讲道:“桥身全长二百六十七米,宽约七点六米,最宽处可达九点五米。有桥墩十座,桥孔十一孔。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
停顿一下,沈心鸣接着介绍道:“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一百四十根,柱高一点四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头上均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子五百零一个,民间有一句谚语是: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也数不清。许多游客都试图点查石狮子的数量,但是数来数去,眼花缭乱,只好作罢了。”
说道这里,沈心鸣笑了,说道:“有关部门曾经专门派人搞过一次清点,逐个编号登记,查出来四百八十五个,以为这就是最后的数目了。没想到,在复查中又发现了十七个。所以说,真正的数目,谁也说不清楚。”
听到这个,同学们一阵骚动,窃窃私语,都觉得太神奇了。有的同学甚至跃跃欲试准备查一次。
沈心鸣接着说道:“这些石狮子十分的精美,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原来这里桥的两岸景色怡人,风光独特,卢沟晓月,更被人们誉为‘燕京八景之一,而且,在桥东的碑亭里立有乾隆皇帝亲笔御题的‘卢沟晓月的汉白玉碑。”说完,回身去指着不远处的石碑说道:“就是这个石碑,一会儿大家可以看看。”
同学们的眼神不由自主的看向那块石碑,都觉得它那么的神奇。
沈心鸣接着说道:“特别是桥墩造法颇有特色,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做分水尖,外形像是尖尖的船头,其作用就是抗击流水的冲击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流水过桥墩的情形,就明白我们伟大的劳动人民的睿智思想了。”
同学们边听着边看着大桥,越发的激动不已了。
沈心鸣接着说道:“到卢沟桥看景色,主要就是看这些石狮子。这些石狮子,雕刻的可谓是巧夺天工了,让我们看过后一定会叹为观止的。我引用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在《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的对这些雕刻精美、神态活现的石狮子极为精彩生动的描绘,讲给大家听。”说完,从兜里掏出来一张纸,向大家笑了笑,说道:“我这是现学现卖了。”但是同学们并不在意,他们只想听听内容。
沈心鸣念道:“……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天下名桥各擅胜场,而卢沟桥却以高超的建桥技术和精美的石狮雕刻独标风韵,誉满中外,实属古今世界上一大奇观。”念完,沈心鸣仔细的收好这张纸。
听到此处,同学们更加的赞叹不已了。
讲到此处,沈心鸣忽然神情变得沉重起来了,他看着石桥,用特别伤感的声调说道:“大家都知道,就是在一九三七年的七月七日,就是在这座桥上,发生了一次战争,就是所谓的‘卢沟桥七七事变。从这一天开始,拉开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的序幕。这座桥见证了一个历史的重要时刻,成为了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见证者。作为一座石桥,它有幸成为人类智慧的体现,成为了后人万千宠爱的对象,但它也不幸的成为了这段历史的经历着,可谓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一个弱肉强食社会的悲哀。”
下面的朴圣姬静静的听着沈心鸣的话语,心情可想而知了。心如撞鹿,羞愧与惶恐交织在一起。虽然,她心理早有精神准备,心如明镜知道会有这个尴尬的时刻。但是真正到来了,心里难免一阵的慌张,她甚至不敢面对大桥,闭着眼睛深深的忏悔着,为那些制造战争者们赎罪。
紧挨着的金咏荷忽然间发现她的脸色苍白,互相拉着的手冰凉,不由惊讶得关心的问道:“圣姬,你怎么了,不舒服么?”
朴圣姬听了,心头一惊,深怕别人看出她的心事,立即恢复镇定,压低声音掩饰着说道:“没事的,就是身体忽然落汗了,有些凉而已。”
金咏荷听了,也就放心了。
沈心鸣接着说道:“在那次战争中,这座大桥经过了战火的洗礼,受到了炮火的摧残,至今我们仍能见到当时的残酷。但它从枪林弹雨中挺过来了,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今天,它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圣地。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我们要记住历史,记住历史的教训,不要让历史再次重演,把振兴民族的责任担负起来,做一个真正的国家的主人。”
说道此处,沈心鸣的情绪发泄出去了,也就舒畅了,长出了一口气,笑道:“让我们都谨记我们的和平来之不易,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做一个和平的使者!让那以前的仇怨和悲伤都化作云烟消散在九天之外。现在和以后,我们的地球会变得和谐温馨,友爱尊重。”
他的话音才落,大家就激动的鼓起掌来。旁观的人听了,也驻足鼓掌响应。
此时的朴圣姬已经镇定下来心情了,听见同学们震耳欲聋,热情洋溢的掌声,她也被感动了,深深的觉得现在的这个国家的主人已经觉醒过来了。
沈心鸣待大家的掌声落下,才走下去。
赵君豪交代完毕游玩的注意事项,随即宣布参观开始。所谓的注意事项,无非是不许攀爬,不许破坏环境等等。同学们听了,自然很赞同。走上石桥,虽然还是有说有笑,但都加着格外的小心。因为在这之前有了沈心鸣的介绍,大家都明白该关注哪些地方。记不清的地方都找沈心鸣来解释。沈心鸣见大家这么得热情,自然是欣喜万分,有问必答了。就这样,在沈心鸣的身边簇拥着很多人,亦步亦趋,形影不离。
在桥头上那块“卢沟晓月”的石碑前面,沈心鸣给大家讲解了中国的书法和篆刻艺术,也讲了很多关于乾隆皇帝与臣子之间的风流趣事。大家本就好奇,一听有故事,都围拢过来,侧耳倾听。听到妙处,无不扼腕称奇。当听到乾隆皇帝与大学士纪晓岚的故事,都忍俊不住捧腹而笑了。
一则故事是:一次,乾隆皇帝想开个玩笑难难纪晓岚,试探一下他的才智,于是就问道:忠孝二字作何解释?纪晓岚不明白皇上的用意,就直接的回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孝。乾隆立即就说了:那我要你现在就去死。纪晓岚心头一惊,但也只得领旨。临行前,纪晓岚问道:要我怎么个死法呢?乾隆说道:跳河。纪晓岚就去跳河了,此时他已经明白了皇上的用意。群臣见了,都信以为真,大惊失色,都为纪晓岚担心。可是,片刻功夫,纪晓岚回来了,衣服都没有湿一下。乾隆正色的问他为什么没有跳河,纪晓岚回答道:我到了河边,正要跳河时,忽见屈原从河里走出来了,他对我说:当年他跳河,是因为楚怀王昏庸,他得不到信任,不得不死。而现在的皇帝非常的圣明,你要是跳河死了,那当今皇上不就是像楚怀王一样了么。要我回来问你:皇上你是不是楚怀王,如果是,我就只能去死。乾隆一听,大笑不止,免去纪晓岚的死罪,还直夸纪晓岚聪明。
另一则故事分别是:一次乾隆皇帝要纪晓岚在自己使用的扇子上提写一首诗词,纪晓岚觉得这还不容易,就立即书写了一首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出赛》诗,诗句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因为觉得太容易,所以马虎了,竟然忘记写了一个“间”字。乾隆看了,说他欺骗皇上,就要治纪晓岚的罪。纪晓岚起初还很慌张,看着扇子,片刻工夫,就想出来办法了,镇定的说道:皇上,我给你写的这个不是诗而是词,是《出塞词》,接着就给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乾隆皇帝何尝不知其中的缘由,见他思维如此敏捷,非常欣赏,也就欣然接受了。
听完两个故事,大家才散开了向前走去。
莫兰心与金咏荷两个人早已经说好了要清点一下桥上的石狮子,看看能不能有所突破。所以,两个人各选了一侧,默记着向前数去。别人见了,都觉得很有意思,都不去打扰。朴圣姬与岳梓萌也凑趣跟随着她们两个。二百六十多米的桥身,距离虽然很短,但是她们走下来却用了足足四十多分钟。数完之后,两个人一对数,竟然才数出了四百九十五个,比原来的数据少了六个。
四个人蹦跳着跑回来,心情非常的好,沈心鸣问道:“小荷,你们查出来多少只狮子?”
金咏荷笑道:“四百九十五个。”
沈心鸣说道:“那你们肯定数错了。”
金咏荷遗憾的说道:“是啊!”说完以后,又笑着很自豪的说道:“不过我们比第一次统计时候的数字要高呢。”
沈心鸣赞扬的说道:“你们是要高很多呢,你们能坚持数下来就是一个挑战了。”
金咏荷一听非常高兴,骄傲的说道:“是呢,你说过的很多人数到一半就糊涂了,看来我们还行的。”说完还不停地拍打着莫兰心的肩膀,两个人的个子差不多高,一胖一瘦,站在一起,很是好看。
莫兰心很认真地说道:“绝对的,他们是统计,一个一个的数的,我们是什么?是走马观花的数。”
赵君豪一听就反对了,嗤之以鼻的说道:“走马观花!行了啊!谁不知道你们的心思,你
第一章:悦目传神 一见如故(6)[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