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那一点执念也不知不觉间淡了许多。脑子里反倒开始盘算起日后的打算来。只不过放在他面前的选择不多,四选一而已。
一是抱大隋朝的粗腿,打生打死混个小官,最后等着英明伟大的李世民同志武装统一祖国的时候和平起义,也算是体现了一把人生价值。不过就怕自己热脸贴上去,国家机器未必会看在眼里,送上一张冷屁股也不是不可能。
一是趁着大隋朝也没有几年活头儿,找个起义军里寻个出路,说不准到大唐一统的时候还能混个一方诸侯。可人道是“烂船还有三斤钉”,张须陀、李渊、杨义臣这些大爷们一辈子剿流寇从来不手软,百八十万的人头剁下来眼都不眨,自己不会是其中一个吧?这个史书里可没写过。
一路难通,一路危险太大,看来也只能另找辙了,要不干脆就提前下手,赶着李二同志刚刚十来岁的时候去追求进步,运出一身的溜须拍马功夫给他牵马坠镫,保不准在贞观盛世里也能混个封侯拜将,这也算发挥历史知识优势不是?
就算连这个机会咱也赚不到,那只能承认自己是废柴,还是省省心早点跑路,找个山清水秀姑娘漂亮的好地方混日子去吧,说不准凭着自己那点可怜的理科知识也能搞点发明创造,弄个什么“商业大隋”、“隋风”之类的玩意儿呢。
思想这东西,放开了就很难收回来,刘嵩脑子里一阵信马由缰,猛然才发现自己已经撞到了客栈门口,心说自己一身的血腥气,走哪儿哪儿不把我当马家爵抓了?甭管哪条路能通,黎阳城自己肯定是待不下去了,赶紧换衣服收拾东西跑路吧。
一番折腾,总算是行装整齐,可刘嵩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在房间里四下望去,瞅见一旁的药锅,恍然大悟,一拍脑袋骂道,娘的,怎么临走也不和人家黎阳尉说一声,好歹也受人照顾这么久啦!真他妈的猪脑子!
黎阳尉的家离客栈倒是不远,人家一见他收拾行装,还道他终于想通了要去辽东奔前程,很是热情,什么前程似锦啊、步步高升啊,说了一路,临送出门竟还塞给他一吊五铢钱,看那眼里的热切,好像自己并非什么萍水相逢的朋友,倒像是经年不见的亲人一般。
推让几番,刘嵩感觉自己的眼眶里竟有些温热,不再说话,只是郑重其事的揖了一揖,便转身而去,顺手在眼角抹了一把。
走出没有几步,突听得炸雷般的几声怒斥:
“闪开,你妈的没长眼啊!”
循声望去,只见当先一骑汹汹而来,长长数列顶盔贯甲的步兵紧随其后,队尾完全隐没在城门之中。那骑将一边叱骂路旁走得慢的行人,一边抡起手中的马鞭狠狠地抽了几记,好似怕谁跑了般急切。看队伍的来路,竟似直奔自己而来。
第十章 王侯宁有种(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