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大义。”王将军眼中现出激赏、敬佩的神光,重又恭谨一礼,方才扭头离去。
看着刘嵩不解的模样,那妇人勉强牵了牵嘴角,挤出了一句话:“无论是谁谋反,先夫唯有一死方能不担附逆之名,也可存我一家性命,王将军确实有成全之德,否则……妾身岂能不知好歹?”话没说完,空洞的眼神便再次投向了不远处脸上尚挂着一丝满足微笑的孤单头颅,呜呜地掩面痛哭。
刘嵩一听,登时被这奇异的逻辑惊呆了,家族、名声,这些距离他很遥远的概念一时涌来,让他这个自以为已经完全融入隋朝社会的现代人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至少在他看来,那些东西根本无法与自己性命相提并论,然而古人却宁可用生命去捍卫、去交换,还交换得如此理所当然,而自己则在不知不觉间成了不知好歹的小丑。
“将军高姓大名?!”
一声断喝直直钻入了正指挥手下兵丁挨家挨户抓捕男丁的王将军的耳朵,循声望去,却是那与自己拼了一刀的高大男子,下意识地回道:
“某家虎贲郎将王仲伯!”
“承教!!!”
刘嵩一拱手,再不看王仲伯,带着满怀的疑惑和茫然,任由身边的兵卒推搡着拥出城门,随着大队民夫走向了座落在大?山麓,禁备森严的黎阳仓城。
――――――――――――
黎阳仓是隋朝国仓,与东都洛阳的洛口仓齐名,南依大?,北面黄河,仓城周回数十里,其间遍布窖藏,每窖储粮八千石,粮窖数以千计,遍布全山,且有上千精兵守卫,可谓固若金汤。
初见这巨大的仓城,刘嵩与其他民夫一样,眼中满是震撼,虽然看不见深入地下的粮窖,单是眼前密密麻麻地粮囤,就足够这些农家子弟艳羡了。千万石的粮食,在王侯将相眼中不过是百万大军可支数年的数字,在这些农夫眼中,却是实实在在的日日辛苦和滴滴血汗。
“妈了个的,就看这粮仓,这朝廷也该反!”
早知自己跑不了的刘嵩,此时正指着眼前的粮囤大发感慨,他心里也放开了,反正杨玄感和李密要造反,自己传播点反政府言论只当先做思想动员了,说得好了,保不准还能给牛人们发掘出来重用一番,总好过冲在阵前做马前卒。不过看周围的民夫避自己如蛇蝎的样子,唐人修的隋书中所谓的此时“民心思乱”似乎也太过言过其实。
人群一散,刘嵩本就高大的身形显得更加突兀。同样奇特的,还有一旁的一位青年文士,之所以看出他是文士,并不是说他长得像后人眼中手无缚鸡之力的病怏秀才,相反,这人的身形魁梧,面方鼻阔、脸色红润,显是经常锻炼的人物。只不过,他腰间佩带的乃是一把长剑,与刘嵩这等武夫习惯佩刀有所不同。
第十二章 大义呼豪杰(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