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第一章[2/2页]

丹阳县主 闻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终归是顾珩,您和他是多年婚约,他弃您不娶,是他背信弃义了。姑姑难道打算就此放过他不成?”
      元瑾虽然不在乎这桩婚事,但也不代表别人可以如此侮辱她。
      “我若是真的对他做了什么,别人怕只会说我挟私报复。”元瑾淡淡地道,“姑母罚他去大同做参将,大同是大伯父的任地,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教训他,与我无关。”
      朱询便一笑:“还是姑姑思量周全!”他话锋一转,又道,“我听说,您和顾珩的亲事不成。太后就有意让傅庭娶您……已经宣您的舅母进宫商议了。”
      元瑾听到这里表情便冷淡了起来。
      傅庭是她亲表兄,自小和她一起长大,也是玉树临风,一表人才。今年刚考中了进士,可谓是前途无量。
      他本来已经要和兵部侍郎家的小姐徐婉定亲了。她这边一个变动,就要他退亲来娶她。改变这么多人的命运来迁就她,她并不喜欢这样。
      “这事我已经拒绝了,你不必再问。”元瑾觉得有些困倦,闭上了眼睛。
      朱询看着她的侧脸,朦胧的光晕照在她脸上,竟隐隐有层如玉光辉,不由看了一会儿,才轻轻地说:“只是觉得这些人都配不上您罢了。”
      元瑾道:“没什么配不配得上的……不说这些了,你去给我拿书过来吧。”
      反正是人家不愿意娶她,她还能怎么样,总不能把顾珩杀了吧。
      朱询笑了笑,将放在旁边的茶递给元瑾。“姑姑先喝口茶吧,我去给您找。”
      等到他拿着书过来,元瑾已经靠着迎枕睡着了,他站在旁边,静默地看着她的脸。宫婢进来的时候,看到他在,立刻就要请安,朱询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轻声道:“不必”。
      随后他跨出了宫门,侍卫正等着他。
      他披上了鹤氅,与面对元瑾的时候不一样。此刻他面无表情,不笑的时候甚至透出几分冷意。
      “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侍卫低声说,“靖王殿下派人来,请您过去一趟。”
      “知道了。”朱询淡淡道,“县主今日太过劳累,我又在她的茶中放入了安神药,一时半会儿不会醒。记得派人守在慈宁宫外,以免伤及县主。”
      萧元瑾可不是个简单的人,她暗地里为太后做了多少事,对太后来说有多重要,大家心里都有数。她如果在,这件事会非常棘手。但从情绪上,他又根本无法伤她分毫,只能先暂时让她睡过去。
      侍卫有些犹豫:“殿下既疼惜县主,何不告诉她此事。以县主的身份,只会成为咱们的助力。”
      “告诉她?她对太后极为忠心。不知道还能慢慢接受,若是知道了,只能等她和你鱼死网破了。”朱询语气冷淡,“太后对我极为戒备,议储一事提也不提。若不是如此,恐怕我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入主东宫了。”
      只能对不起姑姑了。
      朱询走了之后,元瑾睡了很久才醒。
      她醒的时候,屋内烛火跳动。四周格外寂静。
      元瑾揉了揉眉心,竟没察觉自己睡了这么久。
      门帘又是一挑,珍珠同伺候太后的太监刘治进来了。
      珍珠服侍元瑾起身,刘治则半佝着身子,行了礼说:“县主,您醒了。”
      元瑾问道:“灵珊已经睡了吧?”
      “已经睡了。”珍珠道。
      元瑾洗了把脸,这才彻底清醒,看了看周围:“姑母可回来了?怎么这宫中如何安静。”
      刘治低声说,“太后仍在乾清宫和皇上商议政事……但方才传来消息,说靖王进入午门后,径直带着人朝着乾清宫去了,奴婢觉得似乎有蹊跷。”
      元瑾面色郑重起来。太后怎么会与皇帝商议到这个时辰,又怎会让靖王闯入?
      此事定有古怪!
      “你随时注意乾清宫,有异动就来告诉我。另外去找锦衣卫副指挥使来,我有话吩咐他。”元瑾冷声吩咐了刘治。她这心中难免忐忑起来,太后就算晚归,也会派人回来给她送个信,今日却迟迟没有人回来。
      她怎么会睡了这么久!
      元瑾面色凝重,坐在了太师椅上等着。
      另一个宫女则给她端来一碗芝麻汤圆,汤是蜜枣、枸杞炖出来的,香甜可口,让人非常有食欲。“县主吃些罢,您方才睡着,连晚膳都没吃呢。”
      元瑾虽然担心姑母的事,但毕竟也饿了,更何况不吃东西后半夜也顶不住,就接过来吃了两口。
      宫婢们见她爱吃,便哄她多吃几个。
      元瑾正想说她已经吃不下了,突然觉得腹中剧痛,她脸色苍白,捂着腹部弓起了身,珍珠也吓到了,连忙来扶她:“县主,怎么了?”
      “叫……”元瑾太医二字还没说出口,就觉得一股腥甜涌上了喉咙。
      有人毒杀她!
      ……
      京城大街小巷都传着一桩趣闻,丹阳县主萧元瑾因为吃汤圆被噎死了。
      之所以是趣闻,是因为她死得太不体面。
      不仅如此,丹阳县主去后一个月,皇太后也因为思念县主过度,薨于寿康宫,西北候家的荣华显贵从此不复存在。皇帝宣布为太后守国丧一个月,京城人人哗然,太后把持朝政多年,突然病逝,实在是让人不禁深思。甚至是太后亲侄女丹阳县主的死,也显得莫名其妙。
      说不是阴谋,恐怕也没有几个人信。
      朝堂风云变幻。因靖王佐政有功,皇上亲政后,几乎将整个西北都赐给了靖王殿下。同时三殿下朱询也被皇上器重,正式册封为太子。
      一个时代的逝去,必然伴随着另一个时代的兴起。
      这些人,成了站在权力顶峰的人。
      皇太后和丹阳县主,已经成为了很多人都不想提起的往事。
      此时,薛府里。
      十三岁大的薛四娘子,正咔嚓咔嚓地剪着手里的鞋垫。
      一群小娘子围在一起做针线活,其他几个都在说着这桩趣事。唯独薛四娘子神色漠然,径直地剪着她的鞋垫。
      “你们可听说了,那被魏永侯爷拒亲的丹阳县主死了。”
      “我听说是被汤圆噎死,多不体面的死法……”
      “还不是因为跟着妖后作恶太多,才被菩萨给收了。”
      一直没有人注意的薛四娘子突然说:“宫里吃的汤圆,每个只有龙眼大,怎么可能噎死人。她是被人毒杀的。”
      听到她说话,其他几个娘子伸手像赶苍蝇似的挥了挥:“去去,谁让你说话了!大家都是这么说的,难道还有假不成!”
      几个姐妹把做针线的东西收了收,懒得和薛四娘子玩了。
      薛四娘子叹了口气,她就是知道啊。
      说是借尸还魂了也好,半路投胎了也罢,反正等她睁开眼睛,就已经是这位薛四娘子了。在她们面前的就是丹阳县主本尊。
      讨论她的死法,还不让她插嘴。
      她怎么死的自己还不知道吗。

1.第一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