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过的去吗!出身不由自己选择,至于她家庭成份问题,她自己选择吗?重在她自己表现很好。首先从大上海来到农村,甘愿吃苦就是积极的表现。大队缺人很多为什么单单把她一人留下呢?这不是欺负人么。”王主任听后也大为不快说:“同志,不能光讲良心不讲阶级立场,你是在替谁说话?”熊善昌有些生气地说:“难道共产党人就把良心丢之脑后?什么阶级立场?我家五代贫农,做长工大军南下我替解放军送公粮大半年,打西梁山救下几十名伤员,闹土改加入高级社积极向前,立场坚定的很,我怕什么?不怕你们乱扣帽子。我是结合实际讲公话,难道由于家庭出身不好,表现好有才能的人就不能用了吗?刚解放时我们国家出身好的有几个人有文化?还不是重在表现好。出身不好的有许多有文化有才能的人是国家栋梁之材。造两弹一星的科学家工程师哪家出身好贫大农过去能读起书吗?你为什么不读书呢?就连主席总理家庭出身也不定是贫农。”王主任有些发怒说:“你胡扯什么?你敢污蔑伟大领袖?”李书记忙解和说:“不要把话扯远了,这是组织决定,你要做一些耐心工作,等以后大队需要人时在考虑。”熊善昌仍有些怒气未消说:“我们不能两双眼珠看人,对待知青要一视同仁,这太不公平了,我怎好跟那孩子说呢?你们的心真狠,不怕孩子伤心吗?”李书记说:“作为知青这点觉悟还是有的。回去落实吧。”熊善昌气愤不休地说:“你们狠,你们有权狠,做事太不地道。”王主任听后愤怒地说:“你说什么?这是组织决定关你屁事。”熊队长也发怒说:“你们做事就是不对,我就是不服。”说话间两人相互迎上去支把。李书记忙把拉开。
      熊善昌回来通知说:“小于小徐,把行李收拾好,准备到大队广播站报到。”说完,李玉珍拉起板车,把行李放上去。村民们送到村口,才相互告别离去。
      剩下吴琼看到两个同伴走了,不觉有些失落,孤单钻进房里不出来了。
      张红章暗暗高兴,对刘言旦说:“兄弟,怎么样,我说的吧,这天鹅肉早晚是能吃上的,我并不是癞蛤蟆。”刘言旦说:“但愿你能心想事成。”
      乘人们送知青走,张红章推门进了吴琼的房间。吴琼正在流泪,伤心,张红章近前安慰说:“吴琼妹妹,在伤心呢?她们两人到大队广播站去了,就你一人留下生产了,队长太不公平了,偏心眼,你们表现好坏,全凭队长向大队反映,他在大队说你好,你怎么能上去呢?不知安的什么心。”吴琼没出声,自插队到大熊村,对张红章这一班人未屑一顾。但今天的话倒有些合心意,看了一眼张红章便又低下头不语。张红章便坐下谄媚地说:“吴琼妹妹,不要怕,你远在上海到这儿落户,农村活不适应,以后我帮你。若划组,你在我们组,我浑身有力气,能挑二三百斤重担,帮助你一点也不成问题。以后我每天帮你挑一缸水,柴草烧完了我帮你运米吃完了我帮你碾来,总之有我,你一切不用愁。我愿意向你们知青学习,我们交个朋友吧,我帮你出力气,你帮我学文化,我们相互帮忙。”一番话说得吴琼有些感动。正在失落时听到安慰话心里也愉快些。张红章说做就做,挑起水桶去井里担水。吴琼未阻拦。以前一直是大雄抽空过来担水的。那可是三个人的共同用水。现在他担的是自己一人的用水。吴琼多少有些感激。
      张红章挑了三担水,水缸满了,又说了些安慰话,就回去了。

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