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卿与苏轼刚顺着庭院小径走至水池边,便见水池回廊尽头一左一右守着两位壮汉。
见到苏轼,其中一个壮汉立即抱拳言道:“苏公子,大人已经到了,正在池中凉亭内等着你们。”
苏轼点点头,回首对着崔文卿笑道:“文卿兄,咱们走吧。”
见状,崔文卿颔首,心内却是止不住奇怪。
这苏轼,为何今日所作所为尽皆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瞧着架势莫非是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要见我不成?
心念及此,崔文卿当先想到的就是王安石。
然而转念一想,却又摇头失笑。
先不说王安石贵为当朝丞相,可没多少闲工夫来见他这个微不足道的人物,单是王安石日理万机之责,也不可能有闲心来这里约见于他。
不用问,应该是另有其人了。
想到这里,崔文卿心内好奇更甚,便跟着苏轼顺着曲曲折折的回廊走了过去。
人还未行至池中凉亭,便见亭内正有一个须发白斑,身穿深蓝色袍服的老人对着池水负手而立。
只可惜老人背着身子,却是看不清楚长相,然那腰身挺拔得却极其笔直,给人一种坚韧不拔老来苍松之感。
待行至凉亭边缘,领先崔文卿一两步的苏轼忽地止住了脚步,崔文卿见状,也急忙停步。
只见苏轼对着那位老人的背影深深一躬,亢声言道:“恩师,学生已经将崔文卿请来了。”
闻言,亭内老人霍然转过身来,锐利如刀的目光朝着崔文卿一扫,脸上露出了几分淡淡的笑容,开口道:“崔文卿,咱们又见面了!”
恰如被一记沉雷集中了头出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事情,毕竟这位丞相,可是华夏从古到今有名的名相啊!
崔文卿还记得还在读书的时候,就学过王安石所主导的熙宁变法,他那时候就对王安石钦佩万分,今日王安石活生生站在自己眼前,当真让他如感梦境一般。
心思闪烁间,王安石已是邀约崔文卿入座。
座位是凉亭内普普通通的石桌石案,桌上煮着一壶热气腾腾的热茶,阵阵幽香茶气冒出,使得人大感身心舒坦。
陪坐一旁的苏轼亲自提起铜制茶壶,为崔文卿和王安石各斟满了一盏热茶,其后便默然无语,显示出他今日的陪客身份。
王安石抬起手来指着崔文卿面前的茶盏笑道:“崔郎,先来试试老夫的茶艺如何。”
一听此话,崔文卿这才知道原来此茶乃是王安石亲手所煮,一时之间大感意外。
不过今日令他感觉到意外的事情着实太多了,故此也见怪不怪,连忙捧起茶盏轻呷一口,心内却在斟酌着接下来的言辞。js3v3
第463章 贵人相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