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八八章 此时赐婚?[1/2页]

乱世俏医主 羽裳飞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司马霖连忙派人去请诸蕃王到营账中商议迎战之事,谁知只来了四位,回来的人报告说,其余的蕃王怕受他牵连,竟然临阵“倒戈”带着自己的人马投奔了司马宸的大军,为了赎罪并做为先锋军转过头来攻打他来了。舒虺璩丣
      诸王不是傻子,皆为私利而来,司马霖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来围攻帝都,无论谁登上皇位,自己都是开国功臣,会获得封赏,可一旦你通敌谋反背叛祖宗,被世人唾骂,谁也不想成为司马家族的罪人,很快战况就一边倒的状态。
      司马宸平叛大军是势如破竹,把剩下这几路蕃王的大军打的落花流水,打死三位蕃王,剩下的一位擒获。司马霖所率人马多部本就是当初司马宸朔阳人马,本就不愿叛乱,无奈军令难违,如今一见玉王爷的大军到了,大部分将士没等开战就“投降”到玉王爷军中,司马霖在自己府中的几千侍卫拼死护卫下落荒逃走。
      解了帝都之危的司马宸,扎营城外,吩咐下去做好了撤军的准备。果然朝中有大臣上奏,玉王爷大军屯集城外,此时如心生歹念,这不是‘前门拒虎,后门进儿狼吗?帝都危矣!请皇上削了玉王爷的兵权,防患于未然。正当大臣们惶恐不安时,司马宸却主动要求交兵权,回帝都做个闲散王爷。
      此举又引来大臣们的议论纷纷,一时间上奏的折子通过福安不时地传入宫中。皇上还没做出决定呢,边塞又传来加急战况嫦。
      淳于国获悉司马宸率兵解帝都之围,趁边塞空虚,乘机围困住宜平城,而柔然人也乘火打劫抢夺了边塞百姓大量财物。
      朝中的大臣一听,慌忙又是一通折子递进宫中,以杨久仪为首的大臣们力劝皇上此时不宜让玉王爷回帝都,解边塞之围为重。皇上顺水推舟下旨,先是赏赐司马宸平叛的功劳,即刻让他率军再解边塞之围。
      司马宸本想去看看倩兮,可如今守城的将领竟然是杨雄,他杀了轩王爷没降罪反而越来越重用。司马宸心中明白,整个皇城都是贤王爷司马雅的人了,此时不宜再生事端以免落下把柄,忍住相思之情,连夜撤军回边塞妻。
      司马宸大军一离开帝都,那些心生疑虑的大臣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同时由衷佩服玉王爷的人品操德了。这样一来,上奏皇上立司马宸为储君的奏折也多了起来。
      皇宫中,大皇子贤王爷司马雅看着案头上一堆要立司马宸为储君的奏折,眉头紧锁。猛然抓起来向案下扔去,冲大太监福安道,“把这些人统统抓入狱中,如再有乱言者,杀!”
      福安一哆嗦上前道:“贤王爷息怒,这样一来不就让人生疑了吗?况且皇上已经几月不上朝,大臣们心中本就猜忌。”
      “猜忌又如何,这几月也看到了,只有本王才是最合适坐在这个位子上的人。你抓紧联络我们的人,也上奏推荐储君之人,如何做不用我教你吧。”司马雅轻瞟一眼福安,这冷凛的眼神让福安一哆嗦,忙答应一声刚要出去,就听司马雅又道:“让杨雄严查出入城的人,宵禁期间无论何人擅自外出,一律杀!另外,严密监视于宅出入的人!”
      “是。”福安躬身退了出来。
      于宅中,于倩兮看完鲁烈带给她的司马宸的书信,嘴角弯了弯。在蕃王大军未到来之前,她就把鲁烈派出城找司马宸,各蕃王中那抄有司马霖写给拓拔烈信内容的纸片,也是倩兮出的主意。
      自司马彧死后,倩兮悲伤过度,在床上躺了十多天,是闭门不出,如今司马霖大败,逃得不知所踪,她心情稍畅,只是一想到如今的帝都处处危机四伏,连夜晚有重病之人求医都不得外出,她就心情沉闷,更加盼望司马宸能早日归来。
      不过令她没想到的是,司马宸真的很快就要回帝都了。
      原来,司马宸率军队本是解围,这围还未解,圣旨却到了,皇上赐婚给他和于倩兮。并命二人于‘冬至这天完婚。
      这圣旨让司马宸颇有点费解。
      “王爷,恐怕这其中有诈?”唐懿在旁担忧道,“定是有人把我们假借边塞之乱保你兵权之事泄露了,且王爷刚刚从帝都回来,在帝都时为何不赐婚?”
      司马宸点点头:“大有可能,我们的战况未报上去?临阵换帅,大有蹊跷,可此时能不遵吗?”
      

第一八八章 此时赐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