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8章 强制执行[2/2页]

毒麦 望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卢支书的现任妻子其实也认识谭晶,且关系一直不错,只是因为同一个男人,自然要生分了许多,谭晶最终没和卢支书结合,不知道原因是什么。
      这个事情,看来不是谁能决定的。
      感情这个东西,真的不好说清楚。
      因为一念之差,就会酿下终生的酒,是美酒还是苦酒,都由自己慢慢地品尝。
      卢支书的妻子貌似不会作人,与公公的关系就不说了,比较敏感,少提也罢;与婆婆的关系,就像很多婆媳关系一样紧张。卢支书站在中间,还真有些麻烦,亲哪个、疏哪个,都难以取舍。最终,公婆离开卢支书家,到云南昆明投奔卢支书的弟弟去了。
      走之前,曾对乡亲们大造舆论,说昆明暖和,四季如春,适合老年人居住。
      舆论造完之后,顺理成章地走了,没有给媳妇留下什么不好的东西,卢支书的妻子虽有些羞于启齿,可是已经成为事实,只好认命,故意装作无辜之状,尽量给人以比较好的印象,继续和村民保持较好的关系。
      德志观察到,卢支书的现任妻子貌似不满意在山村居住,即便有了良好的口碑,这个口碑来自她的公婆的努力才得以建立,实际上要想维持或者发扬光大,恐怕还得要由自己付出努力。
      谁知道,她自己有些愚笨,不善于交际,许多年过去,她与除亲戚以外的村民,包括邻舍,交往得越来越少。最后,形成固定交往对象的一是她的姐姐,二是她的婶娘,也就是卢支书的半路上嫁上山的婶娘。除了他俩,再也没有其他人常来常往了。
      在山村,卢支书经常要给登门的病人看病,他妻子不懂,里里外外都要由卢支书亲自来操作。卢支书的妻子也想忙点事,可惜不知道怎样帮忙,一见来人,心便发慌;人越多,心越慌;卢支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开始还抱有希望指望他的妻子以后改变,一二十年过去了,仍然没改,就逐渐失去了希望,留下的徒有失望了。
      后来卢支书当上了书记,管理整个村庄,上级或同级、包括一些朋友,黑道白道的都有,来家作客,自然要招待,在做饭方面,卢支书显然没有什么恩赐。惟独要依靠别人帮忙才行。卢支书马上就想到了他的婶娘。
      对于他幺爹来说,他婶娘做农活儿不行,可是,做饭还行。他幺爹看着很脏,就是不做饭,往厨房一坐,让人看见,见的人就想上厕所。
      他婶娘看起来头去腰不来的,煤气坛子一般的腰身,做活儿看着就累,但总比他幺爹和他老婆要强。
      另一方面,做饭做得好的,一般来说,对吃都挺讲究的,善于把握火候和盐分,至于其它作料,可以不放,即便放,也是一种点缀。
      卢支书当官之后,自然经常以工作的名义接触村民,其中就包括谭晶。谭晶的丈夫出事前后,卢支书跑得特别殷勤,仿佛古书说的那样,就是红颜薄命,谭晶正当年的时候,丈夫意外死亡。
      当料理完谭晶亡夫的后事,卢支书被他老婆警告,说是“寡妇门前是非多”,少去谭晶家。遇到非去不可的时候,至少要和村主任同去。
      卢支书满口答应下来,实际上,红田村根本没有村主任,虽有个老主任,但一般不管事,大小事还是卢支书说了算。老村主任不容易请得动,经过无数次碰壁,卢支书索性就不求老主任了,大小事一律自己来扛。所幸的是,红田村不大,走完整个村子,只需要一天的时间,不像其它的村,走完整个村,三天时间都不够。
      卢支书还是去见谭晶,他的妻子一旦追问,卢支书就如实回答,经过数次交锋,卢支书逐渐变得更加真实,他的老婆也逐渐变得不怎么爱吃醋了。仿佛他的老婆是最后的胜利者!
      德志听说这件事后,总觉得很多事情不是仅凭文字就能完全记载和反映的。
      到后来,谭晶竟然被选为村妇女干部,配合村主任工作。
      宣布之后,其他人都觉得没什么变化,惟独卢支书的妻子醋劲大发起来,总让人不消停,加快加紧了对卢支书的监督,甚至包括卢支书下山到城里进货,她也要借故跟着一同前往。
      卢支书进货,主要是一些药品和医疗用的器械,比如注射器等工具,都要靠自己采购。
      采购过程中,他妻子如果不下山同往,恐怕卢支书就会节外生枝,多买一些小礼物,趁他妻子不注意,偷偷地送给谭晶。
      谭晶一开始就不要礼物,又不好意思让所有人都知道赠送礼物这件事,就悄无声息地收下了。
      谁知道越是这样,事情越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还是让卢支书的妻子知道了。于是就有了新的命令,一般情况下双飞双宿,特殊情况下,进货后先要入库,然后将物品清点清楚,登记,查找有无遗漏之物,再放卢支书出门。

第188章 强制执行[2/2页]